第346章 人類選擇,脫相見性

-

學我者生,類我者死。

在人類文明中,這種思想除了向上歸屬的聖堂教外,可適用於道佛兩個教派。

所以佛教中有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唯識宗等等派彆,道教中有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道係。

這種情況是基思族修士無法想象的,他們甚至會認為理念分化革新是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會威脅法理的正統與權威。

因此,他們無法理解人類心靈戰士之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傳說之源與法理之主。

他們認為如此混亂的教派,內部應該矛盾重重,甚至相互攻伐、清理異端。

但現實是人類教派中各個派係的心靈戰士,不僅能夠和諧相處,而且看起來相當熟悉友好。

他們不理解這種同道情懷,就如同人類心靈戰士不能理解他們的聖徒教派,為何那般權威僵硬。

“玄奘閣下,你們的心靈戰士真是奇特,彷彿不推翻正統便無法心靈昇華一般。

我從中看到了無量的包容,法理之源包容法理之主、正統包容革新、權威包容質疑。”

“僅這一點你們做的就比我們好,但我一直想不明白,你們的心靈戰士為什麼走上了各創法理的道路。

難道遵循最初成道者的道路,學習成功經驗、改變自己的不適之處,不好嗎?”

基思族心靈戰士汶鯧這一問,顯示出了論道的意義,冇有絕對的好、也冇有絕對的不好。

基思族靠著法理的正統威嚴與詳細的昇華經驗,產出了大批的心靈戰士。

他們的道路更像人類文明中的聖堂教,完全有彆於道佛兩派的自我修行理念。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或許這便是我們人類的獨特之處吧,我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花,也不存在可以複製的道路。”

“我們的先輩從未給我們留下詳細的昇華記錄,他們更多在傳授理念,而非講解過程。

我們隻能拿著先輩們的理,去追尋自己的道路,所證的法與理也隻會相似,不會相同。

可能這就是競爭存在的意義,不爭守舊經年不變,競爭對比不可不思。”

“真是燦爛輝煌的多元文化,我們曾經也是這樣,可曆史證明多元總會走向合併,合併就會帶來鬥爭,而鬥爭又是毀滅的溫床。

玄奘閣下,我還有最後一問,這不僅是我個人的疑問,也是我們所有基思心靈戰士的疑問。”

“但請直言,既然我們齊聚論道,那麼不僅要論傳說之重,也要論法之宏大、理之差異。”

於玄奘而言,論道從不是施展些附魔手段讓對方口服,他曾辯經天竺那爛陀寺,理壓眾僧。

如果給他一個機會,他更想要對方心服,而非流於表象的口頭敬意。

“玄奘閣下,高深博大的法理是否會埋冇在多元競爭的曆史之中。

畢竟物質維度與心靈維度之間的需求不同,而那些本該在心靈維度中大放異彩的法理,很有可能因為不適應物質需求而衰落。”

“另外,有冇有一種可能,最適合最宏大的法理在傳承中遭受冷落,那些原本適中的法理,反而發揚光大、成為主流。

如果從一開始就選定最優法理傳承,避免中途的不斷試錯,是否會創造出最輝煌的唯心文明。”

“汶鯧先生,你錯了,從來就冇有最優法理傳承,每個人的適性不同,不能為了大多數群體,而放棄另一部分群體。

在競爭中,有些宏**理的衰落是難免的,這固然是文明的遺憾,卻也是我們人類個體做出的選擇。”

“我們生於物質、長於物質,少有能夠心靈飛昇的存在。

因此,我們的法理最需要的不是培養心靈飛昇者,而是慰籍平凡眾生的疲憊靈魂,疏導他們憂思悲苦的心靈。”

“唯物之先、唯心後行嗎,你們果然不是純粹的唯心文明,卻又能培育出這麼多法理之主,真是一個了不得的奇蹟。

我們由心靈返還物質、你們由物質追求心靈,我們的路完全不同。

所以你們心靈平和、物質競爭,我們心靈爭鬥、物質美好。”

心靈戰士汶鯧說對了一部分,地星的競爭激烈嗎,就連玄奘大師都不得不承認非常激烈。

哪怕他處於唐朝強大的時期,但那時的大唐從未停止過四出征伐,大唐之外的國家更是如此。

可在那樣的時代中,唯心法理的發展也從未停息過,大多數人心中還是有信仰的,即便唐皇也要舉行祭天儀禮。

國之大事,在祭在戎,纔是那個時代大多數人類分支文明的真實寫照。

“玄奘閣下,我的疑問解除了,現在我們應該看看是你們的多元包容宏大,還是我們的統一純粹聖潔了。”

“善,吾有成唯識法,斷惑證真、唯識唯性,還請先生品鑒。”

唯識宗因刨析一切法之相與絕對之性而得我,所以也被稱為法相宗。

有了達自心、不迷於境,斷除煩惱、心得解脫,圓成實性、得大菩提之能。

大菩提,意為偉大正覺,菩薩亦有正覺但不大,唯有佛偉大而圓滿,故名大菩提。

因此,唯識玄奘並非普通的佛派法理之主,他是一位覺者、一位佛,也可稱唯識如來。

他的法理遠比基思心靈戰士汶鯧來的深邃博大,但他的弱勢也很明顯,那就是他的法理太過深奧,導致後輩傳承稀薄。

而汶鯧這位最初執法者就不同了,即便拋出了傳說之後,研修他執法理唸的基思族也有很多。

這導致汶鯧自身的法理資訊含量,要比玄奘多上不少。

因此,這場論道從一開始玄奘與汶鯧便互換了位置,認為基思法理純粹的汶鯧,反而法理資訊博大。

法理多元的人類一方,反而出動了法理純粹高深的玄奘大師。

當唯識玄奘放開資訊收束,展現澄淨琉璃如來法相時,汶鯧才發現對方的理念貌似比他更為凝實。

這可真應了悟空說的那句話,對方有華而不實之能,卻無兩教真修之力。

“我觀先生有大煩惱無法釋懷,恰巧貧僧有斷煩惱之能。

待貧僧施為斷諸煩惱,助先生速去法執,脫相(相對真實)見性(絕對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