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

這三個機器要配合使用,先將肉放進絞肉機攪碎成泥,然後跟澱粉、配料等攪拌均勻,再放進灌腸機,出來後煮熟殺菌掛起來晾乾才能出廠。

期間要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非常麻煩。但就算這樣,餘思雅也知足了,能搞出來就不錯了,以後再慢慢改進機器吧,目前技術限製著,她也冇辦法。

田主任找人去廚房拿了一塊肉過來,當場給餘思雅演練了一遍,因為調料配方不對,做出來的火腿腸口味一言難儘,但好歹是做出了火腿腸的樣子。

餘思雅非常高興:“田主任,這三個機器加起來要多少錢?”

田主任豎起了五根手指:“廠裏麵定價是五千塊。”

五千?這個價格未免太貴了。他們養鴨場肯定不可能隻買一套這樣的機器,至少也要準備兩三套,不然萬一機器壞了就隻有停工。兩三套那不得上萬塊錢去了,目前賬上都冇這麽多錢,隻能說現在的工業產品相對工資來說都是天價。

餘思雅為難地說:“田主任,就不能少點嗎?咱們訂三套這樣的機器,給我們算便宜點嘛,你也知道我們養殖場是個什麽情況,五千真的太貴了點。”

現在餘思雅跟他老孃關係好,跟他愛人又有合作,田主任實在不好一口拒絕,答應去幫廠子裏談談,最後經過一番扯皮,讓了五百塊。餘思雅定了三套這樣的機器。

她迫不及待地想將機器運回去,馬上就開工:“田主任,這三台機器我先拉回去,試試效果怎麽樣,等我回去就把款子給你們匯過來。另外兩台等製造好後,你打電話給我,我拿著錢過來提,你看怎麽樣?”

等另外兩台機器製造好,九千塊她應該也湊齊了,實在不行就藉口比較忙,拖個十天半月再去提機器嘛,總是能湊夠錢的。這台機器先拿回去用用再說,要是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也能跟田主任說,下麵兩台機器改進一下。

田主任很痛快地答應了。

餘思雅當天就去找省運輸公司,租了一輛車子送機器回去。

因為時間比較趕,她回到養殖場已經是傍晚,大家都快下班了,乍然看到一輛貨車開過來,都很驚訝,趕緊去叫小李。

小李跑出來,看到工人們正在卸三個大傢夥,頓時眉頭一擰:“餘主任,你又買了什麽啊?”

餘思雅樂嗬嗬地說:“好東西,過幾天你們就知道了,這玩意兒可是大有用處。”

想起烤火腿腸、火腿腸炒飯、火腿腸泡麪……她口水都要流了。上回去省城,她在百貨公司裏看到了泡麪,但這會兒的泡麪麵不夠勁道,吃起來味道很不怎麽樣,配火腿腸似乎次了一點。但她可以煮麪條的時候切些火腿腸放進去嘛,一樣好吃。

說完,她跟著工人們一起將機器搬進了廠房:“小心點,輕放,這個機器放這裏,這台放這兒,不要擋著門口,對……”

等安頓好,廠裏不值班的工人都下班了,小李跑進來問道:“餘主任,這個是做什麽的機器?”

餘思雅笑眯眯地說:“火腿腸,還有那些塑料也拿過來,這是特意向省塑料廠買的,專門拿來做火腿腸的。”

“火腿腸,這是什麽玩意兒?”小李覺得自己見識也不算很淺,可在餘思雅麵前,他經常覺得自己像個文盲。

餘思雅也說不清楚:“等做好你就知道了。從明天起,鴨胸肉這些不用再做鴨肉乾了,都留著,我有用,另外咱們要有大訂單了,你去倉庫點一下,做好的鴨脖、鴨腿、鴨腳……這些有多少,辣的和不辣的各要兩百份,其中一百分裝在包裝袋裏,另外兩百份散裝。待會兒給放到車子上,派個人跟過去,送到省城第二百貨公司,找孟經理。”

小李聽得暈暈乎乎的,腦子裏一片空白,好幾分鍾纔回過神來:“餘主任,你……你說什麽?咱們的產品賣到了省城百貨公司?是真的嗎?你掐我一下?”

省城百貨公司,那是什麽單位?供銷社的尾巴都翹上天了,省城百貨公司可是比供銷社還牛氣得多的單位,誰家要是有個人在裏麵上班,那很多東西都不缺了,他們總能買到旁人買不到的低價殘次品。

餘思雅敲了一下他的腦袋,好笑:“咱們以前不一直說要把咱們的產品賣到省城,賣到全國嗎?這纔到哪兒啊,你激動什麽?”

小李捂住腦門:“我,這不是說說而已嘛,誰知道還真能有這麽一天,還這麽快。我去清點貨物了。”

剛跑出兩步,像是想到了什麽,小李又回頭問:“餘主任,這趟貨我去送吧。”

現在送貨一般都是銷售,輪不到小李這個生產主任。但這個訂單對廠子裏意義非凡,兩人都極其重視,唯恐出了岔子。

餘思雅想,讓小李親自走這一趟也好,放心。

“成,你安排好後,到我辦公室來,我跟你說說孟經理這個人。”

當天,貨車載著機器過來,然後又連夜載了幾百份產品走了。

接下來一段時間,餘思雅都忙著試驗火腿腸的口味,無暇他顧。她吃過火腿腸,也大致知道是什麽做的,畢竟火腿腸包裝上就有成分表,但比例是個問題,隻能一遍一遍的試驗了。

而且還有個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製造火腿腸需要大量的澱粉,紅薯澱粉、玉米澱粉、小麥澱粉等都可以。綜合考量,紅薯澱粉的成本最低,口感也還不錯。

更重要的是玉米和小麥都是主糧,去糧站購買需要票,如果想特批,那得去找縣裏麵,費時費力耽誤時間。所以餘思雅最終決定用紅薯澱粉。

不過紅雲公社的紅薯都被他們收購了,這些要作為鴨子的飼料。而且做澱粉又費時費力,還得招新的工人,管理上也是個麻煩。

思索半天,餘思雅把目光盯向了其他公社。不過去別的公社收購紅薯澱粉,那怎麽也要跟他們的公社乾部先打個招呼,她這個婦聯主任出麵就不是那麽合適了。

餘思雅回到公社找上了馮書記,說明瞭來意。

馮書記聽完後說:“你的意思是讓我去跟其他公社打個招呼,你們要上門收購紅薯澱粉?”

餘思雅笑著說:“麻煩馮書記打個電話就行。這是個好事,他們那些公社的社員肯定也在自留地屋前屋後種了不少紅薯,這能換成錢不是好事嗎?我們也不讓他們吃虧,一毛錢一斤收。”

馮書記吃驚地望著她:“一毛錢一斤?你冇說錯,都能買大半斤白麪了。”

餘思雅盤算過這個成本的:“馮書記,紅薯的出澱粉率在百分之二十幾,中間還有浪費,所以要五六斤紅薯才能出一斤澱粉。此外,做這個也挺費時費力的,人工費也得給人算上吧,所以我就乾脆湊了個整數。”

“但是這個不能出澱粉的紅薯也能**鴨豬的飼料,這可比賣紅薯更劃算。你這樣,明年咱們公社的人怕是都要搶著賣紅薯澱粉給你了。”馮書記說道。至於人工成本,鄉下人勞力不值錢,他們自己不會考慮這個。

餘思雅也不介意:“也行啊,大不了,我們去外麵其他公社收購紅薯就是。對了,馮書記,到時候拖拉機給我們用用,油錢我們自己掏。”

“不是你們掏,還想公社給你們掏啊?”馮書記站了起來,“你打算去哪幾個公社收紅薯澱粉?”

餘思雅把名單給了他:“馮書記,你可得跟他們說清楚,紅薯澱粉是做來人吃的,一定要弄乾淨點,要是不乾淨,顏色發黃髮黑,有雜質,我們是不要的啊。”

“知道了,等我訊息吧。”馮書記拿著單子去了電話室。

就像餘思雅所說,這是個掙錢的機會。鄉下人這會兒能掙錢的路子實在是太少了,所以下個雞蛋也捨不得吃,要賣了買火柴鹽巴之類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有人送上門讓他們賺錢,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拒絕。

所以這個事很快就敲定了,趁著天氣好,幾個公社都答應了通知社員做澱粉,雙方約定好一個星期後去收購。

搞定了最主要的原材料,加工廠這邊的進展也非常喜人,經過好幾天的不間斷試驗,浪費了上百斤鴨肉後,總算做出了跟餘思雅記憶中味道差別不大的火腿腸。

“就是這個味。”餘思雅咬了一口,就這樣吃的火腿腸口感冇那麽好,她提議,“今天傍晚吩咐廚房,咱們今天就吃火腿腸。”

晚上的飯菜格外豐盛,烤火腿腸,火腿腸炒青椒,火腿腸小白菜湯,火腿腸炒黃瓜……

大家伸出筷子夾了一口,感覺像是在吃肉,但他們清楚,這裏麵的肉含量還不到一半,口感卻比吃燒的鴨子還好。難怪餘主任費了老大力氣都要去省城買這機器回來呢!

飯吃到一半,辦公室的電話忽然響了,馬冬雲趕緊放下筷子跑去接電話。

一分鍾後,她從辦公室裏探出個頭,興奮地喊道:“餘主任,餘主任,省城第二百貨公司的孟經理打電話給你,說咱們送去的清河鴨都賣光了,她要追加訂單。”

餘思雅聞言大喜,放下了筷子,一邊拿出手絹擦嘴,一邊匆匆往辦公室趕:“好,我這就來。”

這個電話來的時機非常巧,剛好他們的火腿腸做成功了,她正好順便將火腿腸也一塊兒推給孟蘭。一旦在省城流行傳開,流行起來,她還何愁打不開市場。

餘思雅摩拳擦掌,準備在年前大乾一場。

第39章

新鮮的事物一開始總是冇那麽容易被人接受。

清河鴨的推出也不例外,這個年代,大家買雞鴨那都是整隻整隻的買,誰會冇事乾,一小袋一小袋的買?還是這種分開的方式。而且很多節儉慣了的人也覺得這個價格太貴了一點,一條鴨腿就得五毛,添個一兩毛都能買斤豬肉回去,一家人吃頓好的了。

所以清河鴨剛擺上貨架時,來逛百貨商場的人很多,買的卻非常少,一直無人問津。

直到前幾日,孟蘭自個兒掏錢買了一些回去給家裏的兩個孩子。當天晚上冇吃完,第二天晨晨就帶了一些去跟自己的小夥伴兒一起分享。

他唸的是子弟初中,跟他一塊兒上學的都是機關單位領導乾部家的孩子,經濟相對寬裕一些,手裏也有點零花錢。嚐過晨晨帶來的鴨脖子後,到了放學,孩子們自己湊了錢,跑到百貨公司買清河鴨。

到底還是孩子,每個人身上也就幾毛一塊的,隻能買一小袋嚐嚐,吃下肚子剛過了把癮就冇了,更饞了,比冇吃過更讓人受不了。於是一個個回去纏著家裏的大人買。

大人們覺得奇怪了,雖然現在物質不豐富,但他們傢夥食還行啊,每個月都吃肉也冇見這小子如此嘴饞。抱著試試的心態,很多人就買了兩三包回去,給小孩子吃,大人嚐個味。

這一嚐就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經常出差的人群,在火車上啃乾餅子、硬饅頭之類的實在太難受了,有時候冇辦法連鹹菜都帶上了,可鹹菜跟清河鴨完全冇法比啊。鹹菜還要帶個笨重的玻璃瓶子,人多還怕擠壞,這鴨脖、鴨架、鴨腿……都是塑料包裝,一次拆一小袋,吃完把垃圾一扔。帶上這個多方便,還乾淨衛生。

這麽一傳十,十傳百,很快貨架上的清河鴨就銷售一空。而且一些冇買到人還跑到百貨公司來問什麽時候有貨。

所以孟蘭纔會跟餘思雅打電話。

餘思雅知道原委後,哭笑不得:“我可得好好感謝晨晨,他可是咱們的功臣,要不是他,我們清河鴨還在貨架上生灰。”

孟蘭也笑:“這小子平生就喜歡吃,冇想到還能歪打正著,幫咱們一個忙,我已經答應獎勵了他一份清河鴨大禮包,謝就不用說了。餘主任,你們什麽時候再送點貨過來。”

打鐵趁熱,餘思雅當即表態:“我這就聯係車子,明天就給你們送過去。孟經理需要多少?”

孟蘭想了一下,冇敢把步子邁得太大:“先來一千份吧。”

“好,對了孟經理,我們養殖場還生產了一種新產品,就是上次田主任幫我們造的那機器生產的。要不是田主任,咱們養殖場可弄不出火腿腸,明天我讓人帶點給你,讓田主任也嚐嚐他的勞動成果。”餘思雅笑著說。

推銷的方式有很多種,冇吃過之前,她說得再天花亂墜,孟蘭也冇那麽容易接受。關鍵是今天才成功,目前隻生產出了百來斤火腿腸,這點也不夠賣的,還不如先找藉口送點給孟蘭嚐嚐。一是能讓她吃過火腿腸,嚐到了這味道,親自驗證產品好不好,同時也拉近一下雙方的關係,以後合作的機會還多著呢。

孟蘭本來不想接受的,可餘思雅打著送給她愛人,邀請她愛人一起分享勞動果實的旗號,她也不好拒絕:“餘主任,你真是太客氣了,謝謝你,那我等你的好訊息了。”

“成,我這就去聯係車子,明天一定把貨給你送到。”餘思雅爽快地承諾道。

掛斷電話後,她去辦公室找出電話本,準備打給伍常安,讓他安排個車子今晚就過來,明天一早裝車就送去省城。

翻到電話本那一頁,還冇來得及撥號碼,電話忽然響了起來,上麵的號碼跟她翻到的電話本上的一模一樣。

餘思雅一喜,拿起了話筒:“你好,伍同誌,我正說要打給你呢,冇想到你先打了過來。吃過晚飯冇?打電話給我什麽事?”

伍常安抱怨:“吃過了,剛纔打你電話怎麽一直在通話中?我等了好久,總算打通了,長話短說,第二百貨公司貨架上的那個清河鴨,就是專門賣鴨脖子、鴨架子、鴨腿之類的,是你們吧!”

餘思雅笑:“上麵不是有電話嗎?這還能有假,怎麽啦?”

“你們這開發了新產品也不通知我們一聲,餘主任,你這不厚道啊。”伍常安半真半假地說道。

餘思雅趕緊陪不是:“抱歉,太忙了,這款產品剛推出來,還冇來得及通知你們。本來我是打算等過陣子忙完了,送點樣品過去讓你們嚐嚐,看看符不符合你們的口味,冇想到你電話先打過來了。”

聽了這話,伍常安舒服多了,跟餘思雅解釋了事情的緣由。

這個時代,要說誰經常在外麵跑,除了船員就是貨車司機。因為路不好走,冇有導航等原因,貨車的行駛速度也非常慢,導致出趟遠門十天半月纔回來都是常有的事。

而且這會兒城市不發達,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招待所或是人家借宿,要是開到荒山野嶺的,貨車司機就隻能窩在車裏休息啃乾糧。所以他們對能方便攜帶的熟食需求更大。

這不,有個貨車司機的愛人心疼丈夫,就買了幾小袋清河鴨讓他帶在路上吃。這在車上坐了一天,疲憊不堪,啃乾糧冇什麽胃口,這時候能吃點口味刺激的熟肉,那可真是一種享受,比肉罐頭還好吃,吃完後食慾都增長了不少。

這趟車回來,貨車司機就跑去第二百貨公司購買清河鴨,準備下回也帶一些在路上吃。結果卻賣光,問什麽時候有貨,售貨員也說不出來。

回家後,貨車司機看到了掛在家裏牆上裝東西的清河鴨紙袋子,越看越熟悉,這不是跟他們去年發的醬板鴨一樣的袋子嗎?尤其是袋子上那隻鴨子,真是惟妙惟肖,滑稽得很,他現在都記憶深刻。

原來是認識的,那就好辦了,百貨公司冇有,他們直接向廠方訂購嘛。於是這個司機就跑到運輸公司向領導反應,統一采購清河鴨,他們自己出錢都行。

為了讓領導信服他的話,他還從別人手裏找了兩小包,拿去領導辦公室,請領導嚐嚐。

而且這位領導還是他的姐夫,自家人好辦事。領導一聽這個情況,又嚐了一包鴨脖子,發現這玩意兒確實方便攜帶,乾淨衛生又開胃,確實符合小舅子說的。

於是就找了伍常安過來,讓他來跟餘思雅談這個事。

聽完事情的緣由後,餘思雅心想,這可真是大運來了,擋都擋不住。省運輸公司這次的訂單跟去年可不同,節假日福利,一年頂多發兩三次,但這個訂單可是長期的,要是搞好了,能像縣供銷社那樣長期穩定購貨,養殖場就能多一筆穩定的收入。

這種單子對養殖場的發展非常有利,比那種忽然來一筆的大訂單還要吸引人。畢竟這個時間長,準備充分,細水流長,源源不絕。

“那可真是我們的不是。我這腦子糊塗了,冇想到你們貨車司機是最支援咱們的人群,我的錯,為了彌補我的失誤,伍同誌,我給你推銷一下咱們新研發出來的產品火腿腸,有多好吃,我就不說了,等你來了親自嚐一嚐。這款產品目前還冇上市,要是喜歡到時候一並帶些走,你們省運輸公司肯定是咱們的第一個顧客。”餘思雅趁機推銷了一把火腿腸。

伍常安被勾起了興趣:“火腿腸?這是什麽,也能帶在路上吃嗎?”

“當然,這是熟的,剝開外麵的塑料外包裝就可以直接吃,還可以烤著吃,煮麪條之類的,老少鹹宜,我們今晚就吃的火腿腸大餐……”餘思雅報了一連串的菜名,勾得伍常安口水都快冒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