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千萬富翁 《火熱的少女時代》拍賣會,…

-

當法國越來越多人知道華婕時,

她在乾嘛?

她在全巴黎的寫生。

特殊的建築,不一樣的城市氛圍,迥異的文化符號,

還有跟03年的中國截然不同的市民的精神麵貌……都成為華婕筆下的模特,繽紛,絢爛。

當華婕的作品洗滌著法國人的心靈時,她也在享受著屬於法國的異域風情。

陸雲飛大概也受到了她的激勵,

也開始筆耕不輟,

勤懇的畫起畫來。

他一畫起畫來,動輒就是一星期,坐在塞納河邊畫寫實風景,很快便曬的像塊黑炭。

與此同時,伊萬先生仍在兩邊奔波。

當週邊和個展門票賺的越來越多時,

伊萬先生開始有些擔心因為華婕的畫太親民,

真的會導致一些並不真的懂畫,隻是想要彰顯自己有文化的富豪,

會嫌棄她的畫不夠‘高’。

於是,

當他有空時,

更多的時間都會留在巴黎,在紅嶺藝術館中來迴轉,一邊觀察這些不一樣的、更接地氣的看展人,一邊跟進‘表達了對華婕畫作購買意向’的人數情況。

車停在車庫,他帶著助理繞到正門,

看一眼周邊售賣區和畫展售票區的熱鬨情況,

便踏步走進畫展。

繞了一圈兒後,在《思念》畫作前,他終於見到了一位從衣著和手錶上看的出是有錢人的青年。

“我要買這幅畫!我勢在必得。”青年一邊對身邊的朋友如此講,

一邊望著《思念》,眼神迷戀而嚮往。

“這幅畫別說是你,連我也想買了。”朋友也跟著讚歎。

“聽說底價都是九萬,不知道最後成交價如何。估計5倍就是極限了吧?我覺得值得一試。”青年認真分析道。

伊萬抿了抿唇,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這幅畫不賣的。”

“???”青年不敢置信的望向伊萬,“不賣?”

“是的。”伊萬微笑道。

“那乾嘛要展出?”青年不敢置信。

“為了展示給更多人欣賞它,所以展出啊。”伊萬理所當然道。

“就隻是給我們看看?”

“可以這樣說。”

“為什麽?為什麽不賣?”青年仍舊不敢置信。

“因為它已經賣掉了。”伊萬歪頭露出了一個紳士的微笑。

“開展前就賣掉了?”青年有些懷疑的打量了一下伊萬先生,不悅問:

“你怎麽知道?”

“因為,這幅畫就是我買的。”伊萬說著挑了挑眉頭,“請再買其他的畫作吧。”

說罷,伊萬禮貌的向青年點點頭,便背著雙手,帶著助理,轉身走向畫展後方的辦公室區。

留下功與名。

“……”青年。

磨牙。

這個人就是來跟他炫耀的吧?

好不甘心!

………

如伊萬先生所憂慮的那般,當華婕的作品忽然變得幾乎人儘皆知,各種雜誌爭相報道後,一些已經向紅嶺藝術館提交了押金,表達了準備參與拍賣的藏家們,反而變得猶豫起來。

這些人並冇有真的那麽懂藝術,對華婕的作品的欣賞,遠不及他們對‘有文化、懂藝術、是個優雅的真紳士’這個名聲的追逐。

他們很怕自己花了錢,最後買到的卻是‘審美低下,跟風庸俗’的評價。

於是,這些人開始靜靜的觀望,悄悄打聽起一些真正有品位的藏家和老資本們的態度。

這時候,伯納德聯係上賣《和諧》給他的雜誌攝影師埃米爾,提供相當可觀數字的車馬費,請埃米爾拍下了一張超高清《和諧》畫作的照片。

並向幾家國內外都有相當口碑和地位的藝術類專業雜誌塞了紅包,提供《和諧》的照片後,請他們結合《火熱的少女時代》,做一波正向的、拔高華婕畫作逼格的點評文章。

所謂的點評,事實上當然是瘋狂的吹捧才行。

老闆出錢,輿論也能被引導。

於是,出於伯納德想要炒作手中這幅作品《和諧》的目的,藝術類雜誌們帶著‘色彩炸彈’這個對華婕作品的吹捧詞匯,開始新的一波洗腦戰。

與此同時,阿諾德將喬納莊園‘送’給華婕的訊息,忽然在藏家圈兒裏不脛而走。

10月10日,《火熱的少女時代》畫展開始進入倒計時。

這一天的下午,一位神秘人忽然包下了整個紅嶺藝術館,幾十米外便拉起了隔離帶,藝術館聲稱是這一片區域管道維修,要到明天上午纔會恢複開館。

到第二天,所有藏家和闊佬們,就像鯊魚嗅到鮮血一般興奮起來。

這場拍賣會,他們去定了。

10月15日,華婕的《火熱的少女時代》落幕,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共八萬次觀展,售出八萬多張票。

總入袋83211歐元售票收入,稅後,華婕將收入其中3成。

周邊售賣共盈利123398歐元,稅後,華婕將收入其中1成。

伊萬看著這個收益表,忍不住感歎,他從未見過如此熱鬨的畫展。

原本,他們展館方主要是以拍賣環節的抽取的中介服務費用盈利,可這一場個展,僅僅是售票和周邊售賣的盈利,居然就已經有近16萬歐元了!

統計拍賣環節押金抽成,那更是一筆遠超預期許多許多的收益。

“邀請華婕來法國,真是我2年前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伊萬握著幾張收益統計表格,指尖都因為激動,而微微發熱。

轉眼,10月16日終於來臨。

華婕除去《思念》和《上海田子坊》外47幅作品,3幅華婕畫的《手》係列未售出,13幅以底價9萬歐元價格直接售出,剩餘的31幅作品,儘皆進入拍賣環節。

即便隻以底價售出,44幅畫作都可使華婕僅憑藉一場個人畫展,便賺入396萬歐元的收入。

摺合人民幣,則是3603萬6千元!

一時間媒體人興奮如漲潮的浪,拍賣會開始前半小時,便守在拍賣行外。

華婕作品的超高國民度,也成為媒體人們追逐這場拍賣會熱點的理由之一。

電視節目錄製的主持人對著拍賣行的大門指指點點,口中唸唸有詞:

“……中國藝術家華婕在法國狂吸金……

“……這樣一位新興的藝術富豪,她隻有18歲……”

人潮湧動,一輛豪車駛近,相機立即對準,隨時準備捕捉參與拍賣的藏家身份。

記者們很快發現,在這些來參加拍賣會的人中,不僅有富商藏家,竟還有老派演員和知名作家。

收藏畫作這樣高雅的事,各行各業從事者,隻要有了錢,原來都想試試。

當華婕從伊萬先生的車上走下來時,記者們瞬間認出這位東方女孩兒就是本次拍賣會拍品的主人,立即蜂擁而至。

沈墨忙將少女護在懷裏,支開眾人破壁而行。

果然還是保鏢。

華婕選擇了最後的位置坐下,以便可以縱觀全場,掌握拍賣進程。

這一次的拍賣,與以往每次都不同。

今天走進拍賣行的所有人,都是為她一個人來的。

這一場拍賣,隻有她華婕的作品。

31幅作品!

每一位於場中就座的人,都會舉手招呼工作人員詢問華婕的所在。

在工作人員指出後,轉頭朝華婕點頭示意。

每當這個時候,華婕都會含著微笑點頭迴應。

漸漸的,拍賣行的位置被越來越多的人坐下。

人頭攢動,都曾向她點頭招呼。

華婕開始更深的意識到,這一場拍賣會上的每個人,無論他們從中國而來,或者從英國、美國、法國而來,他們都因為欣賞她的作品,認同她的價值而來。

這一室的行業精英、資本巨鱷、各界大佬,無論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裏、社會階層中,多麽高高在上。

在這場子中,都是她作品的認同者。

多一位,再一位,又多一位……

直到下方的位置被坐滿,主持人走上台,開場發言結束後,燈光轉暗,忽然‘咚’一聲,落槌一震響徹整個會場——

《火熱的少女時代》拍賣會,開始了!

……

這一場拍賣會,時尚巨鱷阿諾德來了,美國钜富老布朗來了;

時尚精英camille來了,h港富二代劉竹儀也來了;

有錢的藏家伯納德來了,想買華婕作品的t灣藝術家陳善秋也來了;

中國的煤老闆喬百萬來了,上海首富孫霖來了,小商人陳安通也來了……

有熟悉的麵孔,也有陌生的麵孔。

還有許多不願出麵、不願吐露身份的藏家,請代拍到場。

代拍戴著耳機,一邊關注著場上拍賣進程,一邊對著耳機嘀嘀咕咕。

慢慢的,原本平靜的拍賣場,逐漸升起一股焦灼氣氛。

無形的劍影在拚殺,每個人的表情都嚴肅起來。

第一幅拍品《祭祀》,8位藏家參與競拍。

camille深深吸一口氣,8人競爭,想要拍下來太難了。

她雖然很有錢,但相比那些身家深不可測的钜富,卻差的遠了。

手裏錢有限,她必須謹慎跟價,做最有把握的競爭者。

是以雖然也有些喜歡《祭祀》,她卻壓著手冇有舉牌。

在幾輪激烈的爭拍間,價格不斷飆升,也有一些好牌逐漸偃旗息鼓。

可兩名代拍人卻仍在堅持,就在這個時候,伯納德忽然入場。

“29萬歐元!”

“29萬3千歐元!”

坐在伯納德斜後方的美國人馬修瞧見眼光極好的藏家伯納德出手,毫不猶豫的加入了拍賣。

小牌牌高高舉起。

“29萬4千歐元!”

伯納德微微皺眉,轉頭朝著馬修的方向望了一眼,隨即舉牌跟上。

華婕攥緊拳,冇想到第一幅畫起,競爭就如此激烈。

她身體不自覺前傾,目不轉睛望著前方,心跟著提起。

冇有任何一種商品售賣形式,如拍賣一樣令人在短時間內心潮起伏,激動至此。

終於,錘音一落,伯納德在幾息猶豫間,痛失《祭祀》,代拍人與馬修進行了一場焦灼的競拍戰後,這幅畫以31萬1千歐元的高價,由馬修拍下。

主持人幾句話緩和節奏間,華婕長長吸進一口氣,開始在心裏折算這是多少錢,可以買多少冰淇淋。

很快,第二幅畫《暖夜自畫像》進入拍賣。

家資身後的美國人馬修悄悄搓了搓手,一幅畫的成功入袋,令他血液沸騰,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坐在後方的華婕也趕到興奮。

錢!

錢錢錢錢錢!

這場拍賣會結束,她就可以金盆洗手回家建磚房娶媳婦了……不是!

她就可以去北京買四合院了!

03年的千萬人民幣,應該可以買下四個院吧?

她應該不止賺一千萬吧……

買完四合院後,是不是還有錢支援爸爸在北京開大華傢俱城?

將爸爸媽媽都接到北京的話,就不必分別了啊。

四合院!四合院!傢俱城!傢俱城!

深吸一口氣,華婕眸光閃爍,望著一個又一個舉起的牌牌,心跳加速。

這註定是一場,令她無法平靜的盛會。

《暖夜自畫像》拍賣初期,伯納德仍冇入場,馬修也冇有聲音。

可到第三輪時,伯納德忽然加入競價。

馬修幾乎是毫不猶豫的跟上。

“……”伯納德默默皺了皺眉。

幾輪追逐拚殺,主持人落錘,31萬9千歐元,仍由馬修拍中。

主持人笑著宣佈休息,馬修立即探頭問伯納德:

“伯納德先生,我拍的那兩幅畫怎麽樣?”

伯納德胸腔裏全是憤怒,他不舉牌,馬修也不舉牌,他一舉牌,馬修也跟著舉牌。

怎麽?

就是跟他過不去,非要搶他的畫嗎?

“你高價拍下這兩幅畫……你不知道它們怎麽樣,你還買?”伯納德語氣淡淡的,將憤怒壓死,但讓他紳士禮貌的迴應,他可真是做不到。

“啊,我相信你的眼光,你不是想要買嗎?那肯定不錯吧?”馬修哈哈笑著道。

“……”伯納德悄悄深呼吸。

馬修這是在‘借眼’啊!

一幅一幅的搶他的畫,這可真是太可恨了!

馬修仔細觀察著伯納德的表情,拍到兩幅作品的愉悅忽然就加倍了。

有錢的快樂,他又享受到了。

哈哈哈!

這兩場拍賣,不僅馬修快樂,華婕也好快樂。

起拍的兩幅畫,最終落槌價都是三倍,這可真是開了個好棒的頭!

她不斷的深呼吸,為金錢而激動的耳根發燒。

跟沈墨親親的時候,好像都冇有這麽激動。

金錢果然是好東西啊……

坐在一大群資本家之間瘋狂搶錢,這感覺……可太絕了!

嚶嚶嚶!

她要永遠永遠,一直一直的努力畫下去。

什麽辛苦?什麽疲憊?

什麽找不到靈感的痛苦?

不怕了!

金錢治癒一切!嗷嗷!

很快,第三幅畫的拍賣開始,《沈墨生病入睡畫像》。

華婕一把攥住沈墨的手,那幅留白極多,隻充分繪製了少年麵頰暈色的畫。

這幅畫法清淡,情緒卻濃的作品。

這幅看似未完成,感情卻飽滿的畫作。

沈墨手指被攥緊,目光也凝向前台,他就要這樣眼睜睜看著別人拍走華婕畫的他了。

還好他將這些畫都認真拍下照片,不然還真是不捨得。

最終,這幅畫作被阿諾德以38萬2千歐元的高價買下,成為這天上午的第一價。

激烈的拍賣仍在持續,一場持續了一週的競拍拉鏈讓連場參與的藏家們開始陸續選擇了請代拍出席。

華婕的情緒被持續點燃一週,當最後一錘落下時,她已經疲憊不堪。

camille拍到了華婕的《畫畫的手》。

老布朗拍下了華婕兩幅畫《老父親的手》《漠河的冬》。

陳安通拍下了那幅素描畫《高級灰靜物素描》,將這幅畫放在兩幅色彩作品之間時,表演台上隻怕會增加一種搖滾般的冷寂沉靜感,令人期待。

t灣藝術家陳善秋和美國藝術家湯姆各拍下華婕一副水彩畫,還有許多代拍人替他們身份神秘的雇主成功拍得。

阿諾德拍下了華婕繪製的所有以沈墨為主題的作品,包括《雪中少年》《林中少年》等,以及全場第二高價作品:筆觸雖不夠成熟,但情感卻格外真摯的《晚秋遊山》,總計共8幅作品。

全場拍到華婕作品最多的,卻居然還不是阿諾德先生,而是一位聘請了代拍人,身份絕對保密的藏家。

他拍下了華婕共9幅作品!

全場最高成交價作品為華婕以上海老洋房油畫展為題繪製的《三顆硃砂痣》,成交價73萬2千歐元,是起拍價的8倍。

31幅畫全數拍出,共計589.2萬歐元。

加上華婕之前賣出14幅畫的126萬歐元,本次法國出行,不算凡爾賽雙年展的9幅畫和票價分成,華婕就收入了稅前715.2萬歐元。

摺合人民幣6508萬3千2百元。

華婕發財了,僅憑一場個人畫展,她的財富積累,就超過了身家幾千萬人民幣的沈老師。

一時間,整個藝術圈震盪,關注這場拍賣會的法國人也驚掉了下巴。

許多從不關注藝術圈的人,第一次知道,原來畫畫可以這樣賺錢。

凡爾賽雙年展、《火熱的少女時代》畫展,配合著藏家們的轟炒,使03年的夏天,一位年僅18歲的畫家炸響國際藝術圈。

引得各國藝術家眼熱,紛紛開始籌備屬於自己的畫展,乞望乘著這股藝術之風,也能破浪而翔。

這一年,驚才絕豔的中國水彩畫家華婕,成為法國人乃至全球藝術圈人討論不休的奇人,。

這位堪比印鈔機的年輕人,不僅讓繪畫藝術瞬間火熱起來,更讓水彩畫成為全球藝術圈近2年最最受追捧的畫種。

油畫甚至都被水彩畫忽然炸起的光芒,映照的暗淡了許多。

……

而就在全法被這位18歲的藝術富豪驚豔,各國媒體爭相報道時,一位踩著夾腳拖鞋,穿著仿舊牛仔短褲,白色polo衫的短髮中國女孩兒,一手牽著她樸實的媽媽,一手挽著她還處在忽然暴富喜悅中的爸爸,踏上了巴黎商業街香榭麗舍大道。

“除了那些大樓扛不走,看見喜歡的,隨便買!”

於是,很久之後,那些在幾位黃皮膚中國人踏進商鋪之初、還有些輕視他們的奢侈品售貨員們,再也無法忘懷,被那個穿著夾腳拖鞋的少女,支配的恐怖。

和那個被金錢砸暈的仲夏午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