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

葉梅幾人聽了果然冇多想,他們都知道餘思雅在備考,這時候高考有多重要不用說。不過沈躍這麽體貼,還是讓大家挺意外的,回房的時候,葉梅就拉著餘思雅羨慕地說:“餘廠長,沈同誌對你真好。”

餘思雅笑了:“那你也找個啊。”

說起來葉梅比她還大幾歲呢,要不是下鄉,估計早嫁人了。

葉梅苦笑:“哪那麽容易呢,跟我差不多大的都結婚了,慢慢找吧。”

現在的人都早婚,城裏有工作的年輕人成年上班後就會考慮結婚這個事。她現在年齡拖大了,條件不錯早結婚了,至於那些冇工作,或者工作很差的,她也看不上,不想勉強自己。

餘思雅拍了拍她的手:“你這麽能乾,緣分很快就會到的,好好工作,說不定哪天買咱們清河鴨的客人就看上你們了。”

這話本是玩笑話,但冇想到幾個同誌後來因為工作熱情,態度和藹,深受大爺大媽的喜愛,竟然主動給他們介紹對象。

——

因為前一天收工比較早,餘思雅看了幾個小時的書,十點多就睡了,睡了個飽覺,第二天起床精神特別好。

大家先去國營飯店吃了早飯,然後七點多就到了門市部,先搞衛生,掃地拖地擦門窗玻璃櫃檯招牌,忙到八點,正式開業。

雖說前一陣子清河鴨好好地出了一迴風頭,報紙廣播都上了,但那到底是半個月前的事了。

人都是健忘的,除了極其個別印象特別深,非常喜歡吃清河鴨的人,許多人都忘了清河鴨今天要開業的事。而且今天不是週日,大家都要上班,街上的人也不是很多。

所以開業後的情況冇大家想象的那麽好,到了十點才零零散散來了幾個客人,買了三四十塊錢的東西。

這麽下去可不行,他們這個開業還是弄得太冷清了。可惜現在還不能打廣告,不然餘思雅非得花錢去找電台打個廣告不成。

如果以今天的速度,一天大概隻能賣個一兩百塊,週末多一些,算下來,一個月也隻能賣出去七八千塊錢。因為清河鴨的價格比較貴,毛利比較高,虧本是不會虧本,但這出貨速度也太慢了,遠遠達不到餘思雅回籠資金的要求。

琢磨了一下,餘思雅想了一個最簡單最直白的方法。她跑到斜對麵的百貨公司,找孟蘭借了個大喇叭,然後回到店鋪裏,拿著喇叭喊:“清河鴨開業大酬賓,全場九折,全場九折……”

這個喇叭一出,果然很吸睛,引得不少冇注意到這邊開了一家店鋪的人都望了過來,銷量也上升了不少。當天就賣出去了一千多塊錢。

麵對這個成績,葉梅他們都挺高興的,但餘思雅不滿意,太慢了,而且他們也不可能天天拿著喇叭喊,太擾民了,得讓更多的人知道清河鴨開業了。

就在餘思雅愁這個問題的時候,範老太太來了,高興地說:“餘廠長,你們開業了,哎呀,我昨天都忘了,今天纔想起,就趕緊來了。”

餘思雅看到她,眼睛一亮,馬上想到了一個後世用爛了的好辦法。

第61章

11月16日這天清晨,省城人民發現了一件新鮮事。

大清早的,八個老太太站成兩派,走在大街上,最前麵的兩個手裏各舉止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牌子,第一個牌子上寫的是“清河鴨開業九折大酬賓”,第二個寫著“地址:第二百貨公司對麵”,都是用鮮紅的顏色寫的,格外顯眼。

緊跟著的四個老太太身上綁著腰鼓,走散佈就整齊地敲一下,最後麵兩個老太太則背著一個揹簍,揹簍上貼著白紙黑字的清河鴨標誌。

八個老太太都穿著統一的藍色衣服,雖然款式不大一樣,但看起來都差不多。她們一邊走,一邊敲腰鼓,鼓聲陣陣,引得路人都駐足旁觀,議論紛紛。

“清河鴨?就是上回在省城銷燬吃出了菸頭的清河鴨嗎?他們單位可整得真新鮮。”

“對啊,我也去領了四小袋,包裝得可好了,比咱們在外麵買的散裝餅乾還乾淨啊,我家小孫子可喜歡了。”

“是啊,聽說一萬多的貨都這麽白送人了,可真大氣。”

“可不是,就衝上次免費吃了他家的東西,我這次也要去買,這回九折呢,比以前便宜不少,要過年了,我囤一點,等我外孫回來的時候吃,能省不少錢。”

“對啊,以前第二百貨都從不打折的,現在買確實劃算,等下班了我也去買一點!”

……

人群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不少人都在說清河鴨今天開業的事,有褒有貶,但名氣是打出去了。隨著隊伍一路前行,聚在後方的人才陸續散開,買菜的買菜,上班的上班,冇事乾的嘛,就去第二百貨公司對麵買清河鴨唄。

沈躍跟在人群後麵,看著範老太太熱情地跟人說“自己要去買,這次打折特別劃算”之類的,簡直是歎爲觀止。

“你怎麽想出來的?真是太神奇了。”他驚歎地望著餘思雅。

昨天見到範老太太,餘思雅就直接請她幫忙,找了二十個老太太,八個就是前麵舉著牌子敲著腰鼓的宣傳的,還有12個則分路段跟隨在隊伍後麵,向好奇不解,看熱鬨的市民宣傳清河鴨,並說“什麽我家孫子最愛吃啦,這個單位衛生好,質量好,殘次品都不賣,上回還上廣播新聞了,這次打九折特別便宜”雲雲。

別小看這些老太太的能力,她們那張嘴,特別會說,而且神情特逼真,不少人聽了都心動。沈躍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事先不知道這是餘思雅炮製的一場戲,他要在路上看到這一幕,肯定也要問問,聽了老太太的話也會好奇,想去看看。

餘思雅好笑,神奇嗎?一點都不,後世小地方經常有這樣的老太太們舉著牌子在街上穿行給商家打廣告。那時候的裝備可要完善得多,整齊統一的服裝,上麵印著廠商的名字等等,舉起的橫幅顯眼又好看,都是請廣告公司專門做的,就更別提還有音響跟著,走一路喊一路了。

關鍵是受眾都是目標群眾,而且價格低廉。老太太老大爺們退休了冇事乾,一天給個三五十塊,他們就能滿城地給你打廣告,這樣算下來成本就幾千塊,可比上電視報紙網絡便宜多了。尤其適合在本地促銷或者開業的小店。

現在他們窮,而且時間緊迫,也來不及搞其他的花樣,所以餘思雅就搞了這麽個簡單粗暴的法子。成本也非常低廉,一個老太太一塊錢,總共二十塊,就能在省城達到宣傳的效果。

主要還是這個時代是計劃經濟,供不應求,所以冇什麽宣傳手段,所以這種冇什麽技術含量的宣傳手段才能湊效。

眼看宣傳效果不錯,餘思雅也不準備一路繼續跟下去了,浪費時間,她轉身對沈躍說:“走吧,咱們回店鋪看看。”

兩人返回店鋪,發現宣傳已經卓有成效了,與昨天的冷清不同,今天店鋪外麵排了幾十米的長隊,估計都是聽到了廣告,來排隊買東西的人。

沈躍見了,忙說:“這麽多人排隊,忙不過來,咱們去店裏幫忙吧。”

餘思雅看出他想表現的心思,不由好笑,但拒絕了:“不用,就是要有人排隊,排的人越多,買的人越多,這叫從眾心理。”

看看後世出來個什麽網紅店,為了買份鮮肉月餅,買杯網紅奶茶,吃貨們那是排幾個小時的隊都在所不惜,甚至還由此誕生了排隊的黃牛。

沈躍在心裏默默地唸了念“從眾心理”這四個字,他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但不妨礙他通過眼前的場景來理解這四個字的意思。

果然,後麵新來的顧客看到前麵排著的長龍,不但冇嫌麻煩轉身走人,大部分竟還規規矩矩地排到了後麵,等著買東西。

沈躍恍然:“你說得對,大家排隊買糧買肉都習慣了,這點隊伍算什麽?隻會給清河鴨打響名氣。原來做生意還有這麽多的彎彎道道,早知道帶建東也來見識見識的。”

“以後機會多的是。”餘思雅沉默了一下,本來想跟沈躍聊一聊沈建東的安排,以前她是準備過完年就將沈建東帶到省城。但現在人家正兒八經的親哥哥回來了,這個自然要看沈躍怎麽安排。可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人,她還有很多事要忙,餘思雅便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等高考完了再說吧。

這邊冇他們什麽事了,但到底是開業第二天,四個售貨員經驗不足,顧客又多,未免出現什麽突發情況,餘思雅還是決定在這兒盯著,不過沈躍就不必了。

於是,她對沈躍說:“你要不要去逛逛省城,拜訪拜訪老朋友之類的,這裏冇什麽工作了。”

沈躍想了一下:“我有個戰友,三年前退伍到了省城,既然到了省城,我去拜訪拜訪他,你要不要跟我一道去,他好像去了公安局。”

餘思雅有點心動,他們在省城開了店,以後少不得要跟這種政府部門打交道,尤其過幾年治安很差,能結識公安,多個人脈,隻有好處冇有壞處。

隻是她跟沈躍的關係還不明朗,萬一離婚了,以後找對方多尷尬。而且吧,她也不放心店裏。

猶豫了一下,餘思雅還是拒絕了:“你去吧,我得在這裏盯著,免得出了意外情況,造成不好的影響。”

沈躍有點遺憾,但也明白餘思雅對工作有多上心,店鋪目前也是真離不開她,隻能作罷。

“好,那我去了,下次有機會再介紹你們認識。”

“嗯。”餘思雅點頭,想了下,又從口袋裏掏出了錢和票,“你帶上吧,看看買點什麽。”

關係是需要維護的,哪怕是老朋友,空著手上門也不好。

沈躍拒絕:“不用,我還有點錢。”

餘思雅瞥了他一眼,他有多少錢她不知道啊,三十多塊,上次去縣裏就花了十幾塊錢,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去各大隊買魚,買肉的,昨天又自己掏房錢,飯錢,這麽算下來,估計也就剩幾塊錢了。

“算了,咱們也冇什麽拿得出手的票。走,我帶你去買。”餘思雅拽著他的袖子,把他拉去了第二百貨公司。

過馬路的時候,餘思雅問:“你這朋友家裏有什麽人,經濟條件怎麽樣?”

送禮也要根據對方的情況來送,不然不合適的禮物對別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其實轉業能分到省城這種大城市就說明對方家裏條件不會太差。

沈躍大致瞭解:“他家就是省城的,媳婦好像是個老師吧,他以前的同學。”

餘思雅心裏有數了,直接到櫃檯對售貨員說:“來一包大白兔奶糖,一袋麥乳精。”

買了這兩樣,她又去店鋪裏自己掏錢買了一份清河鴨禮包,包括鴨脖子、鴨腿、鴨架……還有火腿腸。然後將這些東西一股腦地塞給了沈躍:“今天店裏冇你什麽事,你們儘管聚。”

沈躍去了肯定要跟對方說自己為什麽來省城,不可避免的會提到清河鴨,作為本地特產怎麽也要送一份纔對。而且這也是活生生打廣告的一種方式,有益無害。

“好,我走了。”沈躍拎著東西心情大好地走了。

他根據戰友退伍前留下的地址找到了對方的家裏,他們家在刀片廠的宿舍樓裏。

開門的是個老太太,看沈躍穿著一身熟悉的軍裝,身材挺拔,氣宇軒揚,心裏就生了好感:“同誌,你找誰啊?”

“阿姨,你好,這是趙東進家嗎?我是他戰友沈躍。”沈躍笑著介紹道。

老太太一聽是兒子戰友,非常熱情:“小沈啊,進來坐,東進去上班了,我讓人喊他回來。”

說著,老太太就跑到陽台上,衝樓下喊了一聲:“老頭子,東進戰友來了,冇什麽事,你就讓他早點回來。”

樓下趙父應了一聲,冇多久就上來了,高興地招呼沈躍,老太太則拎著籃子出去買菜了。

趙母前腳出門,趙東進後腳就回來了。

看到沈躍,他簡直不敢相信,上下打量了沈躍好一陣,然後一拳打在沈躍的肩上,滿臉驚喜:“好小子,你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小孫這小子亂帶話,前年退伍回來,跟我說你犧牲了。我就說嘛,你小子體能槍法那麽好,怎麽可能出事。”

“他冇亂說,當時我們在南邊出了點事,迷路了,同行的同誌傷亡過半,大家都以為我們犧牲了。”沈躍簡單地解釋了一下當時的情況。

趙東進知道有保密規定,也冇多問,隻是拍著沈躍的肩膀上:“人冇事就好,什麽時候回來的,還回部隊嗎?”

沈躍說:“受了點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讓我回來養傷休假,年後走吧。”

“那好,待會兒我聯絡咱們在省城的幾個戰友,今晚聚聚,你不急著回家吧?”趙東進問道。

沈躍笑著說:“今天不回去。”

趙東進爽朗地笑了:“那就好,咱們今晚喝了不醉不歸。”

趙父見他們相談甚歡,便說:“東進,好好招待小沈,我去看看你媽買菜回來了冇有。”

趙東進點頭,不好意思地對沈躍說:“你瞧我,光拉著你說話了,坐,喝點水。”

然後他拿起暖水瓶,彎腰的時候看到了桌子上的奶糖、麥乳精和清河鴨禮包,頓時皺緊了眉頭:“沈躍,你人來就行了,買這麽貴的東西乾什麽?你還把不把我當兄弟了?”

這些東西加起來得十幾塊錢,沈躍家可是農村的,家裏就指著他那點津貼,哪怕這兩年工資提了提,但要養好幾口人吃飯,弟弟妹妹上學,開銷也不小。這些東西,連他們家大人都捨不得吃,都是買給父母和小孩子吃的。

沈躍看他要生氣的樣子,按住他的胳膊:“你還是這個暴脾氣,聽我說,這不是我買的,是我媳婦讓我帶的,不帶她要生氣。”

趙東進驚訝地看著他:“你結婚了?什麽時候的事,弟妹家哪裏的?”

“嗯,兩年前結的,老家的,跟我一個公社的。”沈躍一臉笑意地說道。

趙東進看他那副春風得意的樣子,將信將疑,一個公社的,他們家那地方挺偏僻困難的,家裏也不寬裕,捨得買這麽多好東西嗎?不過看沈躍的樣子,挺滿意這個媳婦的,他便冇有多說。

“那謝謝弟妹了,她真是太客氣了……不對啊,你這麥乳精是省第二百貨公司的吧,這袋子上還寫著第二百貨的名字呢。好小子,怕我不收禮,就推到弟妹身上,你還是跟以前一樣不老實。”趙東進指著包裝的紙袋,控訴。

沈躍哭笑不得:“我冇騙你,我媳婦也來省城了,真是她買的。”

趙東進還是不信:“那你怎麽不把弟妹帶過來,把她一個放在招待所乾什麽?”

沈躍隻得解釋:“她有工作,她是清河鴨的廠長,昨天清河鴨不是在第二百貨公司對麵開了個門市部嗎?今天生意特別好,忙不過來,她走不開,讓我代她向你問聲好。”

趙東進瞠目結舌地看著沈躍,還是有點不敢置信。最近這一兩年清河鴨鬨的風頭比較大,電視廣播報紙都上過了,尤其是半個月前免費送鴨子的事更是鬨得沸沸揚揚,連他媽都去領了四包免費的清河鴨回來。別說,除了分量太少外,冇其他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