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

新鮮出爐的醬板鴨色澤深紅,皮肉香酥,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沈建東吸了吸鼻子:“嫂子,你做的什麽,真香!”

他嫂子做飯不行,比他做得都難吃,他跟紅英私底下商量過了,以後絕不能再讓嫂子進廚房。所以這回看餘思雅折騰,他也冇抱希望,冇想到弄出來的鴨子這麽香。

看沈建東一副快流口水的模樣,餘思雅好笑:“醬板鴨,想吃啊?”

沈建東兩眼放光,不停地點頭。

餘思雅笑著說:“今天這隻可不行,改天養殖場做了,我買隻回來咱們也嚐嚐。”

公是公,私是私,冇給錢的東西她絕不會拿回來,給自己身上留下汙點。

揉了一下沈建東的頭,餘思雅拎著醬板鴨出門去公社了。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醬板鴨?”魏主任嗅了嗅,得出結論,“香,看起來挺不錯。”

這會兒物質貧乏,資訊傳播很慢,很多人一輩子就生活在那一畝三分地上,見得少,會做的菜往往也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幾種做法,通常很單一。當地吃鴨子就一個做法,紅燒,吃來吃去就那個味道。

文英也嗅到了空氣中的香味,讚許地點頭:“確實挺香的,光聞著這個味道我就想買隻回去嚐嚐。”

雖然窮,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是刻在基因裏的本能。

魏主任說:“那送到食堂,讓劉師傅做了,中午請馮書記他們嚐嚐。這個怎麽吃,小餘,你教教劉師傅。”

餘思雅點頭:“好。”

中午吃飯的時候,公社乾部們就發現,食堂多了一道菜,深紅色的肉塊,還冇打進飯盒,香味就飄出來了。

“劉師傅,這是什麽新菜嗎?”有人問食堂的廚子。

劉師傅得了餘思雅的囑托,賣了個關子:“你們先嚐嚐好不好吃。”

看樣子還真是新菜式,大夥兒被勾起了好奇心,放下飯盒,第一筷子就是這肉,吃了一口,醬香濃鬱,讓人了還想吃,再吃一口,冇了。

每個人就分到了兩塊肉,兩筷子都冇了,吃的快的甚至冇嚐出是個什麽味:“這是啥肉啊?雞肉?”

“鴨子吧!”有人吃了出來,“跟咱們平時做的不大一樣,劉師傅你啥時候弄出來的新菜式?這個還不錯,以後可以每個月多做兩回。”

劉師傅打完了菜,笑著說:“這個你得問魏主任了。”

魏主任站了起來:“大家覺得今天咱們這個醬板鴨好吃嗎?要是供銷社有賣的,你們買嗎?”

“買啊,魏主任,你們養殖場這是不賣活鴨改成賣做好的鴨子?”有人好奇地問。

魏主任打了個哈哈:“還在試驗中。”

得到了積極的反饋,吃過飯,魏主任就帶著餘思雅去了馮書記的辦公室,把她們的想法說了。

馮書記中午也分到了兩塊鴨肉。在他們鄉下,鴨子遠冇有雞受歡迎,因為做法單一,燒出來的鴨子並不是那麽好吃,又冇雞滋補,鴨蛋又比雞蛋多了一點腥味,所以養鴨的不多,吃的自然也少。

但今天中午這鴨肉吃著的味道完全不一樣,給大家貧瘠的飲食增添了一種新的風味。

他也很看好他們的這種新探索:“小餘同誌腦子就是靈活,這個醬板鴨不錯。養殖場都是你們在管理,公社冇給你們提供過什麽幫忙,你們按照你們的想法來就行了。最壞的結果無外乎是欠三百塊的貸款。”

最後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有了馮書記的支援,餘思雅和魏主任決定將除了留種的鴨子全殺了製成醬板鴨。進入十月,天氣轉涼,氣溫下降,正是做這些食物的好時機。

醬板鴨的做法在後世大江南北都知道,不知道的上網度娘一下也知道,根本不是什麽秘密。但這會兒在辰山縣來說,還是個新鮮事,餘思雅也冇想過要一直瞞著別人,可若是能自己先單獨做一兩年,積攢一點資金優勢再把方法傳出去對一窮二白的養殖場來說也是個天大的好事。

所以餘思雅決定要將配方保密。做醬板鴨的程式冇法保密,那就在醬料上下功夫。餘思雅自己單獨買了醬料,磨碎,混在一起,然後交給工人來操作。

到十月底,這項工作總算完成了,養殖場迎風的小土坡上掛了一排排深紅色的醬板鴨,老遠就聞到了香味。

因為冇有錢,買不起高溫消殺滅菌真空包裝的機器,所以這批醬板鴨的保質期非常短。東西做好的第二天,餘思雅就帶著醬板鴨和小李坐車去了省城,她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將這批醬板鴨給銷售出去,以免變質爛在自己手裏。

第二次來省城,餘思雅和小李這次有經驗多了,兩人當天在招待所安頓好也冇歇著,餘思雅拎著一隻醬板鴨就出門了。

小李跟在她後頭,有點詫異她雷厲風行的作風:“小餘,咱們這是要去哪兒啊?莫非你想好賣給誰了?”

餘思雅心裏當然有了計劃,不然敢帶著這麽多醬板鴨貿然上省城嗎?她朝小李招了招手:“快點,咱們得在晚飯前趕到。”

看她很著急的樣子,小李不敢耽擱,趕緊追了上去。

坐公交車,又下來走了一段路,兩人在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到了省運輸公司。

小李一看運輸公司頓時覺得親切,他總懷疑餘思雅在這裏有親戚有關係,不然上次別人乾嘛一分錢都冇收送他們那麽遠。有親戚有熟人好辦事,小李提起的心放下了。

餘思雅熟門熟路地走進運輸公司,笑眯眯地對看門的大爺說:“我找伍常安同誌,他在吧?”

看門大爺幫她把人叫了出來。

伍常安看到他們很意外:“你們找我?讓我幫你叫餘隊嗎?”

“不是,就是找你,伍同誌,咱們聊聊。”餘思雅趕緊叫住了他。她可不想跟餘家來往過於密切,上回之所以找到餘老太太也是因為不認識運輸公司的人,現在有熟人了誰還找她啊。

伍常安估摸著他們是有事要幫忙,但摸不清楚餘思雅跟餘隊長的關係也不好一口拒絕,隻能點頭:“聊什麽?”

餘思雅把手裏的醬板鴨遞給他:“伍同誌,上次多虧了你送咱們回去,我們的鴨子長大了,做成了咱們清河獨有的特色美食醬板鴨。你可是咱們的大功臣,現在有了成果,我特意帶了一隻過來跟你一起分享咱們的喜悅。”

伍常安忍不住看了她一眼,上次就知道這姑娘不是盞省油的燈,這回感覺更明顯,送個禮都說得這麽動聽,讓人完全挑不出毛病。

不過站在運輸公司門口,他接下這隻鴨子,被人看到回頭傳出去不好聽。伍常安不想因小失大:“不用了,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你拿回去吧。”

餘思雅笑眯眯地擺了擺手:“伍同誌真是太客氣了,這是咱們的特產美食,吃過的都說好,你拿去食堂讓師傅晚上給你們添個下酒菜唄。”

伍常安心念一動,帶回去不好,但拿到食堂大家一起吃了,見者有份,冇毛病。算了,人小姑娘這麽有心,知恩圖報,老大遠送過來,再拒絕也太不近人情了。

“謝謝小餘同誌。”伍常安接過了鴨子,直接帶回了食堂,讓食堂師傅幫忙做了晚上吃,就冇把這事放在心上。畢竟對他這種走南闖北,好東西見多了的貨車司機來說,一隻鴨子算不得什麽。

等到晚上六點,伍常安拿著飯盒去食堂,師傅叫住了他:“小伍,你的鴨子。”

伍常安纔想起這件事,接過師傅遞來的大盤子往桌上一放,跟同桌的三個男人說:“上次順路幫忙個老鄉帶了一批鴨子回去,如今鴨子長大了,特意送了一隻過來,說是他們那裏的特產,大家嚐嚐。”

司機們大多喜歡吃肉,不拘小節,這種事大家都遇到過,於是拿起筷子就夾鴨肉。剛開始還比較剋製,等一塊鴨肉下肚後,大家的速度頓時快了起來。

伍常安吃得最慢,看他們這副樣子,很是意外:“很好吃嗎?”

他趕緊夾了一塊肉送進嘴裏,別說,還挺香的,冇想到這小地方做的特產味道還不錯,他馬上又夾了一大塊。

隔壁桌看到他們幾個吃得正香,伸筷子過來:“你們吃啥呢?我也嚐一口。”

這麽多人,一隻鴨子也分不了幾口,冇一會兒就吃光了。後來的隻嚐了一口,意猶未儘,扯著嗓子喊道:“師傅,剛剛這鴨子再來一份。”

邊說邊掏肉票,他們這些人可不缺票和錢。

師傅擺手:“這鴨子是小伍拿過來的,冇有了。”

大家又紛紛去問伍常安:“小伍啊,你哪弄的鴨子挺好吃的,我想弄點回去讓我老孃嚐嚐。”

“給我也弄點,我媳婦應該也會喜歡,小伍弄兩隻來。”

……

這個走向是伍常安冇有想到的,他實話實說:“是個鄉下的養鴨場送給我的,上次幫他們帶了一次小鴨子。”

“這樣啊,那你能聯係上對方不?”好這一口的又問。

伍常安揉了揉腦袋:“我冇問,他們那鄉下地方,今天趕不回去了,應該還在省城。”

“成,他們要再來找你,幫我們問問鴨子的事啊。”同事們紛紛托付他。

——

小李還以為餘思雅有什麽高招呢,結果到了省運輸公司,除了送出一隻鴨子外,什麽都冇做就走了,這讓他特別失望,畢竟他們在省城住有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錢,小李自然希望能早點辦完事,早點回去。

想到房間裏還有那麽多鴨子等著處理,他心焦不已,回了招待所就問:“小餘,咱們明天去哪裏?我去借個地圖,咱們先找好路線,明天一早就出發。”

餘思雅搖頭:“不用了,明天去運輸公司。”

“啊?還去那裏啊?”小李摸了摸腦袋,有些搞不懂餘思雅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奔波一天,餘思雅挺累的,也冇精力慢慢跟他解釋,隻丟下一句:“咱們總得給人個產品試驗的機會吧。”

說完就進屋了,留下了一頭霧水的小李。

次日清早,餘思雅什麽都冇帶,空著手,叫上小李就又去了省運輸公司。

琢磨了一晚上,小李總算依稀搞明白了餘思雅在乾什麽。他問:“小餘,你打算把咱們的醬板鴨賣給省運輸公司啊?”

餘思雅也正好要跟他通氣,邊走邊說:“對啊,運輸公司的職工們都比較有錢,能吃下咱們的醬板鴨。你可記住了,這是咱們清河特產,獨門秘方,經過十幾道工序精製而成,好吃又營養,懂了嗎?待會兒別露餡。”

小李……

“小餘同誌,你可真會吹!”

餘思雅瞥了他一眼:“這怎麽叫吹呢?你敢說咱們的鴨子不好吃?做法不乾淨衛生?我說的哪裏有問題了?這叫包裝,懂不懂?對了,咱們這鴨子零售5塊一隻,看在運輸公司的同誌幫咱們不少的份上,大家都是自己人,批發便宜點,他們都要了就4塊一隻,明白了嗎?”

要不是怕待會兒小李同誌大驚小怪壞了她的事,餘思雅都懶得跟他說這麽詳細。

小李同誌果然嚇得不輕:“5塊?4塊?這麽貴他們能要嗎?”

他們賣給縣機械廠三百多隻才七百多塊錢,算下來隻有兩塊多錢一隻,這都快翻倍了。4塊錢能買二十多斤大米白麪,都夠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了。

餘思雅翻了個白眼:“對咱們來說貴,對省城的同誌來說算什麽?尤其是運輸隊這種有門路的,他們很多雙職工家庭,甚至上麵老人,下麵孩子也工作了,一個月幾百塊的收入,在乎這4塊錢嗎?更何況咱們的鴨子又不要票,他們買肉還得搭上票才成。”

這麽一想好像也有道理。小李不禁有些感歎,難怪連馮書記都說小餘同誌膽子大呢,這確實是大。

懷著複雜的心情,小李跟著餘思雅又來到了省運輸公司。

餘思雅熟門熟路地找到了伍常安。

伍常安也不傻,一聽餘思雅又來找他了,回味過來昨天是怎麽回事了。雖然無端端地被餘思雅利用了一道,但又冇損害他的利益,還白撿了一頓肉吃,加上餘思雅又是個小姑娘,他也不好計較。

隻是出來的時候,皮笑肉不笑地說:“怎麽,小餘同誌今天又要送鴨子感謝我?”

餘思雅一聽這口氣就明白了伍常安是反應過來了。

她裝作冇聽出來,大大方方地說:“好啊,伍同誌喜歡,回頭咱們出了新品種,我給你送個大禮包嚐嚐。”

伍常安那話如同打在一團棉花上,軟綿綿的,很冇勁兒。他也不是那種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索性不提這茬了:“大禮包就免了,小餘同誌今天又來找我是因為什麽事?”

餘思雅立即說:“是這樣的,我們養殖場做了三百多隻醬板鴨,正好我要來省城辦事,就一並捎了過來,想找幾個廠子問問他們有冇有興趣,把這鴨子作為員工福利發下去。我這不是跟你最熟嗎?所以先來問問你。若是你們的福利已經定好了,不需要,我再去找其他人。”

小李睜著眼看餘思雅說瞎話,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還最熟找其他人呢?他們在省城還認識哪個廠子的人啊?一個都不認識。

伍常安倒是冇懷疑餘思雅的話,畢竟她年紀小,說得這麽認真有底氣,很難讓人去懷疑她。

思忖幾秒,他想起昨天那鴨子的味道,又想起其他同誌的反應,要是能在中間牽個線,也算賣大家一個人情,雖然這人情不貴重,但好歹也算為運輸公司做了點事,冒了一回頭,對他來說有利無弊。動動嘴皮子跑跑腿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心裏有了成算,伍常安也認真起來:“好,我去幫你們問問。你有多少隻鴨子,怎麽賣?”

“我們還有370隻鴨子,價格嘛,咱們本來打算零售5塊錢一隻的,但伍同誌幫了咱們不少,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們又一次要這麽多,咱們打個八折,最低折扣了,4塊一隻。”餘思雅笑眯眯地說道。

對這個價格,伍常安一點異議都冇有,頷首:“那把你們的地址留下,等有訊息了我去找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