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

餘思雅走出校門時聽到播音員聲情並茂地說:“同學們,大家好,邊疆男兒灑熱血,咱們莘莘學子播種知識。為了建設祖國,更好的發揮我們當代大學生的……”

這些人行動倒是蠻快的,餘思雅扯了扯嘴角,邁著輕快的腳步走出了校園。

——

聽到開門聲,沈建東立即抬頭,一副鬆了大氣的模樣:“嫂子,你總算回來了。”

餘思雅好笑地看著他:“怎麽,報紙都看完了?”

沈建東按了按太陽穴,一副頭痛的樣子:“差不多吧,嫂子,我的感想都在這裏,你看看!”

餘思雅接過,掃了一眼,很是無語:“你光吹彩虹屁也冇用,你就是把清河鴨吹得天花亂墜也過不了關。”

好傢夥,第一頁全是誇清河鴨的,餘思雅都被誇得臉紅了。

沈建東皺著眉頭:“嫂子,我冇吹馬屁,這都是我的真心話呢,後麵還有,你翻頁。”

餘思雅翻到第二頁,總算有點東西了,沈建東寫了一句疑問“開會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是不是可以隨便擺攤了?”,餘思雅看到這句不知道該笑還是該氣。

見她掃完稿子,沈建東連忙忐忑不安地問道:“嫂子,這……我這寫得還行吧?我真的已經儘力了,你看,我草稿紙都報廢了十幾張,你就讓我過關吧。”

餘思雅本來也冇想為難他,之所以讓他寫這個也是希望他能認真看報紙,瞭解時局變化。雖然沈建東寫的稿子不怎麽樣,但好歹抓住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這個重點,餘思雅就勉強算他過關了。

合上稿子,餘思雅說:“以後我會定期帶報紙回家,你跟香香、紅英都要養成每日讀報的好習慣。”

“嫂子,這麽說我的稿子過了?”沈建東驚喜地問。

餘思雅笑睨了他一眼:“勉強算你過關吧,走,嫂子帶你去個好地方。”

沈建東滿是好奇地跟著餘思雅出了門。

也冇走遠,就到了巷子尾一個單獨的小房子門前,餘思雅停下了腳步,從口袋裏掏出一串鑰匙,丟給了沈建東:“打開門看看!”

“這……”沈建東驚訝地看著這個院子,“嫂子,咱們買新房子了嗎?”

餘思雅好笑:“想什麽呢,找人租的,現在還不能買,別胡說,你嫂子我絕對不會乾政策紅線以外的事,你也給我記住這一點。”

好吧,沈建東不敢說話了,趕緊拿出鑰匙打開了門。入目是一間空蕩蕩的大屋子,屋子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半人多高的機器,機器圓滾滾的,很大。

“嫂子,這是什麽?”沈建東跑過去,上下打量了一圈也冇分辨出這是什麽東西。

餘思雅從機器的肚子裏拿出一個小本本,遞給沈建東。

沈建東低頭翻開,上麵是手寫的字“炒瓜子機操作說明書”。

沈建東猛地抬起頭,目瞪口呆地看著餘思雅:“嫂子,這……你從哪兒弄來的,這東西可以炒瓜子嗎?”

餘思雅輕撫著機器說:“建東,靠你的胳膊一鍋能炒多少瓜子?幾十斤不得了吧,還費時費力,這個機器一次效能炒幾百斤瓜子,而且溫度更穩定,不用你自己攪拌,隻要盯著機器就行了,一個人可能同時看好幾台機器。你說機器好,還是人工好?”

“當然機器好,嫂子,你怎麽想到弄這個的?”沈建東激動地看著機器,跟看寶貝似的。有了這東西,他就不用辛辛苦苦自己炒瓜子了。

餘思雅慢悠悠地說:“我讓田主任幫忙做的,炒瓜子的原理並不難,主要是火候控製要適宜。具體效果怎麽樣,需要你去驗證,你明天來試試效果,如果有需要調整的,可以聯係田主任,讓他幫忙改進,等機器改造好了,多買幾台機器,這樣炒瓜子的效率就提上來了。建東,記住了,科學技術纔是第一生產力,光靠手工是做不大做不強的,擺攤搞小買賣更是下下策。這個機器不算什麽,在日本,在米國,他們有更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線,生產同樣的東西,我們可能需要一百個人,他們隻需要十個,這就是差距!”

沈建東兩眼放光,整個人的思想觀念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第一次意識到技術的優勢和力量。

“嫂子,我明白了,我明天就開始試,有不懂的我就找田主任請教。”

餘思雅笑著說:“好,我相信你,不過這個說明書是田主任特意為你寫的,國外進口的很多可是用的外語,你能看得懂嗎?”

沈建東糾結了。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餘思雅冇多說,輕輕拍了拍他的肩:“不著急,慢慢來,咱們先將咱們的瓜子王國建立起來!”

第115章

23日,門市部的銷量果然實現了井噴式增長。

清河鴨食品兩個門市部的銷售額都達到了曆史高峰的兩萬多元,羽絨服更是一天就賣出了一千多件,直接回籠資金四萬多元。僅僅這一天,三個門市部就賣出了九萬多的貨款。

有了這個銷量做保證,丁舜也不擔心生產的羽絨服賣不出去了,將精力都投入到了廠子裏,爭取多生產點羽絨服出來,趁著這股東風多賺點。

更巧的是天公作美,23日晚上突然颳起了呼嘯的北風。寒風肆虐了一夜,清晨,大家推開窗戶發現地麵上一片雪白,天空中還飄蕩著輕盈的雪花。

氣溫一下子跌到了零度以下,寒潮來襲,但該上班的還是要上班,該上學的還是得上學。漂亮時尚的羊毛大衣就冇那麽保暖了,很多人都換上了厚厚的棉襖出門。

這時候穿羽絨服的同誌就成了上班路上最靚麗的風景線,相對時尚的設計,輕盈質感良好,在一眾灰撲撲的棉襖中格外顯眼,最重要的是看起來似乎還挺暖和的。

路明惠拎著包踏進報社,解開圍巾坐下,旁邊去年才進報社的小記者就湊了過來:“路主編,你今天就穿這個羽絨服出門,不冷嗎?”

還不相信她的話啊?路明惠從口袋裏抽出左手,忽地抓住了小姑娘冰涼的手,笑著問:“你說冷不冷?”

小姑娘冰涼的小手像是觸碰到了一個暖爐子,熱乎乎的。她驚呆了:“路主編你的手真暖和,這個羽絨服薄薄的,冇想到這麽暖和!”

路明惠跟著笑了:“我也冇想到下雪天穿這個衣服也這麽暖和。”

小姑娘是報社的同誌,自然知道清河鴨的事跡,也想支援支援清河鴨,但她才工作一年多,工資還比不上路明惠這樣的老同誌,花三四十塊錢去買一件羽絨服,對她來說還是貴了點。所以她一直在猶豫,但見路明惠穿的羽絨服不但好看,還真的保暖後,她又興起了購買羽絨服的念頭,打算下班的時候叫上交好的小姐妹一起去逛羽絨服門市部。

這樣的事情在省城的許多個角落裏發生。

羽絨服保暖這點還冇深入人心,前兩天賣出去的兩千來件羽絨服主要是基於大家的愛國熱情,大家覺得支援清河鴨的產品就是愛國,為邊疆貢獻一份力量,並不是對羽絨服這個新事物有多少真切的認同感。

但今天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給了買羽絨服的顧客們一個驚人之喜。保暖效果比棉襖還好,款式和布料又要好看得多,這樣算下來三四十塊也不算很貴了。

有了他們的證實和帶動,羽絨服門市部的銷售再創新高,24號這天門市部直接一口氣賣出了兩千八百多件羽絨服。

銷量提了上來,但新的問題也出現了。

週日這天,餘思雅一到門市部,林紅旗就來向她匯報:“餘總,最近我們的羽絨服生意爆火,有時候顧客過來都要排隊,耽誤很長的時間。有不少顧客提議,讓咱們再開一家門市部,這樣住城西的顧客也不用跑老大遠過來了,還能分流。丁廠長和葉總監也反應了這個問題。”

餘思雅冇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還有嗎?”

林紅旗點頭:“有,另外,咱們的運輸也成了問題,這幾天已經將倉庫裏的存貨銷得差不多了。廠子裏的車子送援軍物資去了,現在冇車子都不方便,尤其是這兩天下雪,羽絨服廠那邊送貨也成了個麻煩事。”

這確實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餘思雅輕輕頷首:“你跟省城運輸公司聯係一下,租兩輛車,先將貨補齊,必須保證三個門市部貨物的正常供應。另外,交代丁廠長,去購買兩輛新貨車回來,資金問題找楚玉濤同誌。”

集團快速發展,隻是先前的三輛舊車子完全不夠用了,遲早得添新的。如今銷量上來了,有了錢,餘思雅也不想再大費周章地去到處找舊車子了,直接采購新車。

林紅旗記了下來:“好的。”

“你去把葉梅叫上來。”餘思雅又吩咐她。

林紅旗趕緊下樓,冇一會兒葉梅就風風火火地跑了上來。

大冬天的,她臉蛋紅撲撲的,額頭上還滲著細密的汗珠。

餘思雅招呼她坐下:“辛苦了,我跟你說說開分店的事。羽絨服分店不能開,但是可以選址開個清河鴨食品三門市部。”

葉梅詫異地望著餘思雅:”這……

餘總,這幾天我們兩個門市部的銷售額加起來都比不過羽絨服門店,而且購買羽絨服的顧客實在是太多了,這個店快招呼不過來了,外麵經常有人排隊。”

“我明白,”餘思雅安撫地衝她笑了笑,“但羽絨服有很強的季節性,過完年,天氣漸漸暖和起來,買的人就少了,等到夏天幾乎就冇生意了。也就是說,羽絨服的旺季隻有一個多月了,過了這段時間就不好賣了,現在開門市部,要選址,裝修,整理,再到上貨,就是再快也得半個月吧?開了也賣不了幾天,這季節就過了,今年實在冇這必要。”

葉梅仔細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但到底有些不甘心:“可咱們現在生意這麽好,就這麽白白浪費了,未免太可惜了。”

一天幾萬的營業額,一個月流水得奔百萬去了,不抓住真的是太可惜了。

餘思雅笑著說:“不可惜,羽絨服價格不便宜,目標客戶人群目前就這些,再賣幾天估計銷售額就會漸漸回落,然後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區間。不過這幾天咱們也要給顧客更好的購物體驗,減少排隊時間。這樣吧,在門市部外搭個棚子,擺上羽絨服,店裏賣,店外也可以賣,再多招幾個售貨員,儘量減少顧客排隊等候的時間。等羽絨服的高峰期過了,正好食品三門市部也差不多能開業了,就讓這批售貨員直接去三門市部。”

得虧現在還冇有城管,在店門口支攤子也冇人管,不然這招還真行不通。

葉梅眼睛一亮:“餘總,你這辦法好,既解決了目前顧客太多,店太小忙不過來的問題,又能妥善安排職工。我這就去弄。”

餘思雅點頭:“這批售貨員也儘可能地招紅雲公社的知青吧,你一會兒跟李廠長溝通一下,讓他儘快選好人安排進城,不過這批人要服從管理,有服務精神,願意好好乾活的那種,咱們清河鴨不養閒人,你再從舊店裏選一名錶現出眾老員工到三門市部做店長。暫時就先這麽安排吧,三門市部的選址由你去挑,挑好了給我過目,三個要求,一場地要大,隻購不租;二距離目前的兩個門市部距離要比較遠,不能太近;三人流量要比較大。”

葉梅記了下來,在腦海裏琢磨哪片地區比較符合餘思雅的要求。

“不著急,你慢慢想,現在先去忙店裏的事吧。”餘思雅又說。選址這種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定下來的,肯定要多跑幾個地方,反覆比較然後纔能有初步的目標。

葉梅也惦記著下麵的生意,點點頭拿著本子出去了。

她走後,餘思雅盯著報紙發了兩分鍾的呆,車隊出發已經有四五天了,也不知道路上順利於否,到了冇?哎,這個冇有手機,電話都是稀缺品的時代實在是太落後了,出個遠門,聯係都不方便,這出了門的車隊就跟狂奔的野馬一樣,不回來那是一點訊息都不知道。

——

一千多公裏的路程並不算遠,要是換了後世,各種基礎建設完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這點距離,隻需要一兩天就能到達。

但這會兒冇有高速路,甚至連國道都很少,省與省之間的公路因為年久失修等原因不少破敗不堪了,就更別提一路上要走不少的鄉下泥土路。

好在運氣還不錯,車隊出發後,一直冇遇上雨天,但一路還是走走停停,因為冇有導航,怎麽走,全靠地圖指路,但地圖更新肯定冇那麽及時,更冇辦法準確預測前方的路況,所以時不時地遇上前方堵塞,橋斷了冇法走,又折回去重新找路的情況。中途還有兩輛車出了故障,不得不停下來修理,然後再繼續趕路。

如此種種原因,導致行車速度異常緩慢,四天才走了一千來公裏。

到了第五天,行至目的地還有一百多公裏的時候,前方突然來了一輛拖拉機,擋在了車隊前麵,緊接著,兩個抱著照相機的男人從拖拉機車鬥裏跳了下來,跑到打頭的車子前用力揮手。

潘永康盯著這些人看了幾秒說:“馮主席,這些人好像是來找咱們的?”

馮主席也看出來了:“難不成是軍區派來接咱們的?不應該啊,他們也冇穿軍裝,我下去看看怎麽回事?”

他推開車門,跳下車走過去,從口袋裏掏出煙盒,遞給兩個抱著照相機的男人:“兩位同誌,你們好,你們這是?”

為首年紀稍大些的男人從口袋裏掏出自己的證件遞給馮主席:“你好,你就是清河鴨集團援軍隊伍的負責人吧?我是人民日報駐華南的記者岑子明,旁邊這位是我同事段坤林。我們從報紙上看到了你們運送援軍物資過來的訊息,已經在這裏等了你們兩天了,總算等到了你們!”

來頭這麽大,馮主席嚇了一跳,掃了眼證件確認無誤後還給了對方,然後跟對方握手,客客氣氣地說:“岑記者,段記者,你們好,我是辰山縣養殖聯合會主席兼清河鴨集團的黨支部副書記馮成,兩位同誌辛苦了,讓你們久等了。”

“不辛苦,你們一路奔波最辛苦。”岑子明客套了一句,然後直接說明瞭來意,“馮主席,是這樣的,此地距部隊駐地還有兩百多公裏,我們想跟隨你們的隊伍,隨車采訪,你看行不行?”

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會在這條去往軍區的必經之路守株待兔兩天之久的緣故。如果可以,岑子明甚至想提前跟車出發,從c市一直跟到軍區這裏,可以得到完整的新聞,可惜冇提前得到訊息。為了不錯過車隊,他們也不敢再往前走,隻能在這條路上等著。

聽到這個訊息,馮主席樂得差點合不攏嘴。人民日報跟車采訪,這得是多長臉的事啊。當初省報、省電視台、電台的記者采訪報道,就讓他們紅雲公社、清河鴨揚名全省了,有了國家級媒體的采訪報道,那他們清河鴨豈不是要在全國出名了?

“我們這邊當然冇問題,隻是這路不好走,我們車隊條件比較艱苦,會不會太委屈兩位記者同誌了?”馮主席不好意思地說。

岑子明擺手,笑嗬嗬地說:“不委屈,工農一家,你們走了一千多公裏都不辛苦,咱們跟車走個兩百公裏算什麽?”

既然他們都這麽說了,馮主席立即回車安排,然後回來對岑子明兩人道:“你們倆分別坐到第二輛車和第三輛車的副駕駛座吧,岑記者,你看行嗎?”

但岑子明不走尋常路,拒絕了這個提議:“不用,我們坐車上,你看行嗎?我坐第一輛車,段坤林坐最後一輛車。”這樣能將車隊的一切情況都收入眼底,也方便拍照采訪,隨時瞭解各種動向。

馮主席自然冇意見,隻是:“太陽很大,中午特別曬人。”

南方這邊的氣候跟c省完全不一樣,c省現在是冬天,天氣寒冷,南邊雖然冇盛夏那麽熱,但中午時分的陽光還是挺曬人的,他們一路由北向南,棉襖全脫了,如今就剩一件襯衣在身上,再往南,估計得穿背心去了。這麽熱的天一直呆在車頂那滋味可不好受。

岑子明不在意:“冇關係,要是熱得受不了了,我們就下來歇會兒。你放心,我們不會逞強的。”

好吧,他們堅持,馮主席也不再勸,邀請他們上車。

但岑子明卻說:“等等,讓咱們先拍兩張照片。”

他們對著車隊拍了照,這才上車。

多了兩個記者,車隊的生活並無明顯的不同,大家還是儘量趕路,遇到突發情況就停下來處理順便休息一會兒。

但到了當天晚上,他們這一路的好運似乎用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