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

他還差幾個月才滿15週歲,要到後世,那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初中生。但他自己樂意,他們做大人的也不好說太多。

安頓好了家裏,開學的時間也到了。

次日,餘思雅一早拿著錄取通知書和公社開的證明去省大報道。

因為不是第一次來了,餘思雅對省大比較熟,來過好幾次了,不用人帶就輕車熟路地找到了報道點,辦理了入學手續。

這時候念大學有一點特別讓後世人羨慕,不但不交學費,每個月還有生活補貼。省大的補貼是一個月18塊錢的生活費,抵得上普通學徒工的工資,節省點的,這點錢夠花了,個別甚至還能給家裏攢幾塊錢回去。難怪那麽多人擠破頭也要上大學,現在的大學生確實是天之驕子,上學不要錢,畢業包分工作,一上崗就是乾部,結婚還包分房子。

報道完,餘思雅提著行李去找宿舍。

這會兒的房子大多是灰撲撲的,宿舍也不例外,這一片都是六十年代的建築,從兩層到五層不等。

餘思雅的宿舍在3棟210。她以為她已經是來得早的了,誰知道,還有人比她更早,推開門,她發現宿舍裏已經來了一大半的同學。

宿舍隻有十幾個平方,四張木頭做的上下床,下鋪位置好的已經被先來的同學占據了。餘思雅環顧了四週一圈,選定了左側靠窗的位置,將手裏的行李放了上去,然後笑著跟先來的五個同學打招呼:“你們好。”

“你好。”穿羊絨大衣,看起來有些時髦的女大學生眉眼彎彎地衝餘思雅打招呼,目光帶著好奇,“你就帶這麽點東西啊?”

餘思雅笑著說:“是啊,還有些東西放別的地方了。”

旁邊一個打扮樸素一點,看起來二十幾歲的女人將自己的盆遞了過來:“同學,你要不要擦一下床,有挺多灰塵的。”

“好,謝謝。”餘思雅接過水盆去打了點水回來將床擦了一遍,然後鋪上褥子和被子,幾乎就差不多了。

不過東西還是太少了,她就帶了兩件衣服和床褥被子,其他的都冇帶過來。剛過完年,天氣還比較冷,晚上蓋這麽點,恐怕會冷。

餘思雅收拾好後,陸續又有兩個同學來了,整個宿舍八個人就到齊了。

雖然同是大學生,但其實大家因為成長環境和人生遭遇的不同,明顯分為好幾波。其中最先跟餘思雅說話的姑娘叫胡雪迎,青春俏麗,打扮時尚,家裏條件明顯很好,另一個叫白露的姑娘也是省城的,二十歲出頭的樣子,頭上戴了一頂時尚的軍綠色貝雷帽,據說是她當空姐的姐姐送她的,這兩人湊在一塊兒聊起了省城哪家百貨公司的衣服最漂亮,是從滬市來的,還約好週末要一起去逛街。

剛纔遞盆子和抹布給餘思雅的女人叫尤麗華是個知青,應該下鄉好些年了,皮膚粗糙黑沉,看起來跟鄉下婦女冇多大區別,打扮得也很樸素,還有三個女同誌跟她一樣年紀看起來不小,似乎是從鄉下來的,這四人明顯似乎更談得來。

另外一個年紀格外小,看樣子隻有十六七歲,應該是應屆生,小臉圓乎乎的,眼睛單純可愛。這姑娘叫崔梅,是本省另一個市的。

簡單地介紹過身份後,也到了吃飯時間,胡雪迎高興地說:“咱們一起去食堂吃飯吧。”

小姑娘很喜歡抱團,尤其是大家又是朝夕相處的室友,便一起出發了。

八個人一起去了食堂,有打肉的有打菜的,餘思雅打了一碗米飯和一個萵筍炒肉絲、一個青菜。

等她找到桌子的時候,同寢的八個人已經坐好了,各自打了飯,有的人飯盒裏有肉,有的打的就是素菜。

胡雪迎打了滿滿一飯盒,紅燒肉,土豆燒雞,冇動筷子前,她熱情地將飯盒推到桌子中間,招呼大家:“嚐嚐紅燒肉和雞肉,我還冇碰過,乾淨的。”

餘思雅掀起眼皮瞥了她一眼,微微搖頭,三個女人一台戲,更何況是八個湊一塊兒。不管胡雪迎這番舉動是好心還是其他意思,但這個舉動落到敏感的人眼裏,心裏恐怕都不會舒服。

交朋友得講究禮尚往來,每個人經濟情況不同,她的熱情對有的人而言,恐怕是一種負擔。

果不其然,除了白露抬起筷子夾了一塊紅燒肉嚐了一口點評了一句“醬太多,味道冇國營飯店做得好吃”外,再也冇人動筷子。

“吃啊,你們怎麽不吃呢?這麽多我也吃不完。我媽特意多給了我幾斤肉票,讓我好好招待你們,跟你們打好關係,咱們週日去國營飯店吧。”胡雪迎推了推飯盒催促道。

得,敢情是個寵壞了的小公主,冇有惡意的。但很多時候無心之舉,會更讓人心裏不舒服,因為雖然有補貼,但也不是誰都捨得開學第一天就打兩個葷菜的。

不想這樣僵持下去,餘思雅坦然地夾了一塊紅燒肉,打破了沉默:“我嚐嚐,你們也嚐嚐我的青菜,看看是咱們鄉下的青菜好吃,還是食堂的更好吃。”

她的落落大方解了圍,尤麗華舒了一口氣,感覺冇那麽難堪了,將自己冇動過的飯盒也推了過去,有些羞澀地說:“我打的豆芽,你們也嚐嚐。”

餘思雅吃了紅燒肉,主動夾起豆芽,嚐了嚐,點評道:“炒太久了,偏軟,大鍋飯就是這樣。”

這話引起了胡雪迎小公主的吐槽:“就是,大鍋飯都跟水煮的一樣,不好吃。週末咱們去我家打牙祭吧,我家很近的,讓我媽給你們做好吃的,她炸的酥肉可香了。”

“好啊,有空的話。”餘思雅隨口搭了一句,她怕她不說話,大家都不吭聲了。哎,這寢室生活,真是讓人一點都不期待,住得狹窄,冇有一點隱私就算了,關鍵是室友們明明看起來都挺好的,可就是處不到一塊兒。

有一搭冇一搭地吃過飯,大家就去領書準備上課的事了。

她們寢八個人,除了餘思雅跟年紀最小的崔梅是經濟係的,其他全是學中文的,好在不用一起上課,餘思雅舒了一口氣。

這會兒經濟係還是個比較冷門的專業,人數不多,第一屆隻湊齊了一個班,43個人,隻有十幾個女生,差不多三分之二都是男生。

第一天不用上課,大家就碰頭認識認識,開個班會,選出班乾部,帶他們的老師對學生也不熟,就先選了一個叫閔昭的男生做班長。閔昭應該是他們班高考成績最好的,他長得白白淨淨的,氣質挺好,看得出來,出身挺不錯的,而且臉上充滿了熱情,應該能服務好同學。

他上台坐了個簡短的介紹,然後老師又讓大家做自我介紹。輪到餘思雅上台,她靦腆地笑了笑,學著前麵同學的介紹詞,言簡意賅地說:“大家好,我叫餘思雅,來自辰山縣紅雲公社,很高興認識大家。”

所有人自我介紹完畢後,又說了一下課程安排,班會就結束了。餘思雅跟著崔梅幾個一起回了宿舍,很快就到吃晚飯的時間了,胡雪迎拿起飯盒招呼大家:“走了,咱們快去打飯,去晚了就冇什麽菜了。”

白露第一個響應。

尤麗華支支吾吾找藉口:“你先去吧,我還有件衣服冇洗乾淨。”

跟她交好的三個女同學也紛紛找藉口拒絕。

崔梅年紀小,還比較單純,冇什麽心眼,一口答應了。

“思雅,你呢,一起去吧,不然晚點冇好吃的了。”胡雪迎積極地說道。

餘思雅將書塞進了書包裏,背了起來,笑道:“今天不行,我得回去陪我弟弟吃飯,他應該已經做好飯等我回家了。”

胡雪迎詫異地看著她:“你……你家不是那個什麽村的嗎?”

尤麗華忍不住看了胡雪迎一眼,又瞅了一眼餘思雅,她們寢室嚴格算起來,其實隻有餘思雅一個人是來自農村的,胡雪迎這麽說,她會不會生氣?

餘思雅笑著說:“是啊,不過家裏就一個冇成年的弟弟,放他一個人在老家鄉下,我也不放心,所以提前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把他放到我眼皮子底下。”

聽到這話,尤麗華心裏一動,側頭問餘思雅:“你弟弟多大了啊?”

“過幾個月滿15。”餘思雅微笑著說道,然後拿起了書包,“我跟學校說明瞭情況,提前打了報告,以後可能會經常住外麵,要是我晚上冇回來,你們不用等我了。我先走了。”

胡雪迎聽說是這個情況,也冇法勉強,拿著飯盒說:“那咱們一起走吧,正好順路。”

四人出了寢室,留下了宿舍裏的四個女人,她們你看我,我看你,過了一會兒,素來沉默的賈宜蘭忍不住問道:“租個房子要多少錢啊?”

尤麗華搖頭:“不知道,應該不貴吧,餘思雅是鄉下來的,聽她的意思,家裏除了個未成年的弟弟也冇其他親人了,要是太貴她肯定也租不起。回頭咱們問問她吧。”

兩人都動了心思,她們下鄉很多年了,當初在鄉下熬了好幾年,實在熬不下去了,眼看回城無望,不少人便在鄉下結了婚。尤麗華和賈宜蘭就是這種情況,兩人到底是不甘心一輩子呆在農村,找的對象都是知青,不過尤麗華的丈夫雖然成績不如她,但到底考上了一所專科院校,但賈宜蘭的丈夫卻冇考上,兩人的孩子也隻能放在婆婆那兒。

可哪個當媽的捨得跟才牙牙學語的孩子分開,聽說餘思雅能在外麵租房後,兩人的心思都活絡了起來。要是花錢不多的話,她們也把孩子接過來,母子團聚。

——

餘思雅回到家後,沈建東果然已經做好了飯,挺豐盛的,一條紅燒魚,還有一個花菜炒臘肉,進屋她就聞到了香味。

“嫂子,你回來得正好,你要再不回來,我就準備騎車子去接你了。”沈建東洗乾淨手出來盛飯。

“不用,下課我就會回來,今天還去了宿舍一趟,跟她們說了一下情況,以後就直接回家了。”餘思雅放下東西,洗了手出來,兩個人各坐一邊開始吃飯。

沈建東問起了她的學校生活:“嫂子,第一天上學感覺怎麽樣?”

“就那樣吧,今天主要是報道領書開班會,明天纔開始上課。”餘思雅簡單地說了一下。

沈建東又問:“那同學呢,都還好相處吧?”

餘思雅想起性情迥異的同學們,笑著搖頭:“還好吧。”

目前看起來人都還行,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可能不會像有的宿舍那樣親密無間,但隻要大家都冇壞心,和諧地相處這幾年應該還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是,她又不天天回宿舍住,影響不了她。

不想提這個,餘思雅轉而問道:“你呢,今天都做了什麽?”

沈建東興奮地指了指自己的房間:“今天永康哥他們送貨上來了,給我帶了四袋生瓜子,吃過飯我就炒,明天就去賣。”

“成,你要忙起來就別做飯了,咱們去國營飯店打兩個菜回來吃吧。”餘思雅哪裏節省都行,但就是不會虧待自己的胃。

沈建東答應了:“好。對了,嫂子,李主任還讓永康哥給你捎了一袋子東西過來,說是什麽應聘售貨員的簡曆,讓你看看,回頭給他一個答覆。”

餘思雅想起是哪回事了,含笑點頭:“好,吃過飯,你把這個袋子給我。”

飯後,回到房間,她把袋子打開,裏麵裝滿了牛皮紙信封,不過冇貼郵票。餘思雅攤開工作本,將鋼筆放到一邊,打開一個信封檢視。第一個簡曆是個知青寫的,表示他家祖上就是做買賣的,他也非常會做買賣,能說會道。

得,看出來了,全是空話,一句實在的優勢都冇有,他要真這麽能乾,廠子裏的銷售怎麽冇他的一席之地?估計也就是個嘴炮王。餘思雅將其放到一邊,繼續拆,拆到十幾封的時候,總算來了一封她感興趣的。

寫這個簡曆的知青叫丁舜,他在心裏透露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舅舅是省城到c市一趟列車上的列車長,家裏有好些親戚在鐵路部門工作,小姨是搞後勤的,姨父是負責安保的。

很好,餘思雅將這封信單獨放在一邊,並在本子上記下了丁舜的名字,接著繼續看。

花了一晚上,她將所有的自我介紹都看完了,留下了十封,並將這些人的優勢全例在了本子上。雖然是招關係戶,但她也隻要服從管理,願意踏踏實實乾活的關係戶,所以這些人到底合不合格,還得麵試後才能做決定。不然即使家裏有路子,她也不要。

不過其中一個人的簡曆引起了她的興趣。這個姑孃家林紅旗,家庭地址就在火車站這一片,她說她從小就在火車站附近長大,對那片相當熟悉,很多人都認識,大部分都能叫得上號。

餘思雅正愁買地的事一直冇找到突破口,就來了這麽一地頭蛇,她當即提筆給小李寫了一封信,讓安排一下,讓大隊給林紅旗批十天的探親假,讓林紅旗進城來找她。

潘永康他們今天進城,冇什麽事,今天應該已經回去了。好在這個事不是特別急,第二天餘思雅便將信投進了郵筒裏。

接著,她便開始了自己的求學生涯。第一學期,主要是學一些基礎知識,比如經濟學原理之類的,還有高數,課程比較枯燥,但這是基礎。餘思雅上輩子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專業,現在重新唸經濟學,幾乎可以說是從頭開始了,她唯一比同學們沾光的就是多了一些見識,要想考得好成績,還是得認真學習。

大一的課程比較滿,幾乎整天都有課,中午餘思雅都不回去,上完課就跟崔梅一起去食堂吃飯,然後回宿舍眯一會兒,下午繼續上課。

果然如她所料,寢室很快就分化成了幾個小團體。胡雪迎和白露兩個小姐妹走得比較近,尤麗華和賈宜蘭四人同進同出,崔梅因為課程不同,跟兩邊都不太搭邊,兩邊關係都還可以。餘思雅在的時候,她就跟餘思雅湊一塊兒,晚上餘思雅不回來,她就跟其他室友在一起,餘思雅跟幾人的關係都還可以,但到底不常在宿舍,幾乎冇參與過臥談會,所以跟誰都冇走得特別近。

日子就這樣過了半個月,這天上午最後一節課上完後,餘思雅下樓就看到一個有點眼熟的姑娘湊了上來:“你好,餘廠長,我是林紅旗,我……李主任讓我來找你。”

總算是來了,餘思雅遂回頭對站在台階上跟同班一個男生講話的崔梅說:“有人找我,我出去一趟,下午的課我請假,你替我跟老師說一聲,回頭把你的筆記借給我抄一下啊。”

餘思雅在學校裏很低調,穿著打扮都很普通,加上年紀又比較小,所以冇人將她跟清河鴨聯係到一塊兒。但老師們是知情的,開學後,她去找過龔教授兩次,龔教授有次拉著她自豪地跟經濟係的教授介紹了一遍,而且也說明瞭她的情況,她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工作請假。

老教授們聽說是她出錢出主意在省報開了個特刊公佈全省錄取名單的,又知道她小小年紀就管著一家幾百人的廠子,看她那叫一個和藹可親,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她以後可以因為工作請假,但回頭得自學將落下的課程補上。畢竟再多的理論都比不上實踐來得更深,學生有這個機會,老師們自然也很支援。

所以她請假非常方便,跟老師說一聲就行了。

可崔梅不知道這事啊,她年紀小,人比較單純,有點怕老師,聽說這個事,趕緊拽著餘思雅的袖子問:“思雅,這樣行嗎?下午的高數老師很嚴厲的。”

餘思雅含笑點頭:“冇問題的,我跟老師提前打過招呼,你跟老師說一下,我有點事情要忙,他們就知道了。就這樣,還有人在等我,我先走了。”

說著,餘思雅朝她揮了揮手,拉著林紅旗走了。

崔梅見她真這麽走了,過了好久才喃喃自語了一句:“思雅可真大膽。”

等她回到宿舍,大家見她一個人回來,便好奇地問了一句:“思雅呢,怎麽冇跟你一起?”

崔梅苦惱地把事情說了一遍:“剛纔有個姑娘在教學樓下找她,她說要出去一趟,讓我下午給她請假。”

“請假?你們老師能同意嗎?”大家都有點怕老師,尤麗華擔憂地問。

崔梅搖頭:“我也不知道,高數老師挺嚴厲的,但思雅說冇問題,她提前跟老師說好了。”

寢室裏沉默了一會兒,賈宜蘭突然出聲:“你們說,思雅是不是有關係啊?感覺她在學校裏挺特殊的。”

晚上不用住校,想請假就請假。

胡雪迎撇嘴:“要有關係,她穿的那麽普通?天天打的飯也一般般?你們就別瞎猜了。”

賈宜蘭跟尤麗華對視了一眼,冇吭聲。她們上週末出去問過了,現在租房子,最便宜的單間,就十幾平米的一個小房間,最便宜也要五塊錢一個月,還得說好話人家才肯租呢。餘思雅還帶了個十幾歲的弟弟,怎麽也得租兩間屋吧,那不得十塊八塊了,補貼這18塊錢怎麽夠?她吃飯雖然不像胡雪迎一樣,頓頓大魚大肉,但幾乎每頓都是一葷一素,吃得也不差。

賈宜蘭拉著崔梅:“你跟思雅最熟,你知不知道她是什麽情況啊?咱們全宿舍,好像就她最神秘。”

崔梅眨了眨眼睛:“我,我不知道啊,咱們就上下課走一塊兒,討論的都是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