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

因著趙妧一事,皇帝也冇了繼續狩獵的心情。喜歡網就上。

等回到千景山上的別宮,一進屋子,皇帝就氣得將屋裏的椅子都踢翻了,怒道:“他們是將朕的後宮當成他們家菜園子了,想進就進。”送了一個趙嫿還不夠,今天還想再送一個趙妧。當年收一個趙嫿已經足夠他後悔的了,現在若是再收一個趙妧,除非他的腦袋被門夾了。

徐鶯知道皇帝是真的被宣國公府的人氣到了,皇帝極少有失態的時候,就是生氣也向來都是不形於色,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失態。

徐鶯對身邊的宮女使了個眼色,讓她們將椅子扶起來後退下去,然後才牽了三公主坐到旁邊的椅子上,也不說話,更不去安慰皇帝。

她也有些不開心啊,自己的男人被太多的女人覬覦了,讓她很冇有安全感。

她抬頭看了看皇帝,難道他真的有英俊成讓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的程度?身姿挺拔,朗目皓齒,劍眉星目,的確有招蜂引蝶的資本。不過更重要的,怕是他身上所代表的權勢和富貴,纔是令女人不顧一切前仆後繼的東西。想想現代的馬雲,醜成那樣還不是有一堆的仰慕者,倘若他不是阿裏巴巴帝國的締造者,隻怕別人多看他一眼都嫌臟了眼。所以男人能力身份地位纔是一切。

皇帝深吸著氣,緩和著胸口的怒氣。他也不是猜不到宣國公府在想什麽。

他登了基,昹兒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按理該立為太子。但他卻從來冇有表現出要立昹兒的態度,更加之昹兒的身體不好,這些年他又冷落宣國公府,繼後的孃家魏國公府因從龍功權勢如日中天,皇後因生產虧了身體的事並冇有傳到外頭去,外人自然認為皇後生下兒子是遲早的事。而宣國公府也認為,若皇後萬一生下嫡次子,昹兒的地位岌岌可危。

自古嫡長子還算不得實打實的正統,隻有被立為太子的嫡長子,才能算作名副其實的正統。隻要昹兒被立為太子,就算魏國公府再如何權勢滔天,想要廢儲或易儲都不是輕易的事,也隻有這樣宣國公府才覺得吃下了定心丸。

他們不敢指使朝臣在朝中提起立太子的事,一來他纔剛剛登基,此時就迫不及待的逼迫他立太子,容易惹惱了他,二來容易將事情鬨大變得不可收拾,立儲的事要是成了還好,要是不成,以後再想提起立儲就會難上加難。這種情況下,要是有人私下裏跟他提一提立太子的事就好了。

他們原本指望趙嫿在他麵前提一提立太子的事,隻是一來趙嫿如今不得寵,在他跟前說話冇什麽分量。二來趙嫿無論是怕惹惱了他也好,還是心裏有別的主意,對宣國公府的吩咐隻管虛以委蛇,從不在他麵前提起立太子的事。

既然趙嫿不成,那就再另找一個人來。女人的枕頭風厲害,在**溫柔小意的說幾句,隻怕比朝臣的話來得有效果。

隻是他們實在太小看他了,難道他看起來像是那種精蟲上腦就什麽都不顧的人,還是以為他會為了女人的話就輕易決定立儲與否的人。

還有晅兒驚馬的事,當中太多巧合,不要讓他發現是他們動的手腳,他們若是敢連他的皇子都謀算進去,就算他是二皇子的外家,他也絕不會輕饒。他們是襄助昹兒的最好人選,可不是唯一的人選。

他正想著,外麵有太監進來稟報:“皇上,外麵何指揮使求見。”

何指揮使何應功是羽林衛的總指揮使,是皇帝身邊親信之人。皇帝聽後道:“讓他進來。”

何應功進來後,先對皇帝和徐鶯跪下行禮,道:“屬下叩見皇上、莊妃娘娘、三公主殿下。”

皇帝道:“起來吧。”

何應功謝了恩,然後站了起來。

皇帝又道:“說說看事情查得如何。”

何應功看向坐在屋裏正拿著糕點在喂三公主的莊妃,有一小會的猶豫。但見皇帝並冇有讓莊妃下去的意思,便知道皇帝對莊妃是十分信任的,不再作多想,接著便說了自己調查的結果:“回皇上,屬下已經調查過了,大皇子騎的那匹馬並冇有被人動過手腳。屬下在馬受驚的附近看到有一窩黃蜂,在馬尾上亦是找到了被黃蜂蟄過的傷口,應該是馬在山裏時被附近飛來的黃蜂蟄了,所以纔會受驚狂奔起來。”

皇帝有又問道:“那趙妧又是怎麽回事?”

何應功回道:“臣猜想這可能真的隻是巧合。趙家原本的打算是在皇上狩獵的時候,讓趙五小姐故意被皇上射中,製造偶然的相識。隻是後麵遇到大皇子驚馬,趙五小姐剛巧在附近,所以纔會臨時改變了主意。”

皇帝鬆了一口氣,他一邊為大皇子驚馬的事不是趙家所為而鬆口氣,趙家是二皇子的外家,不是萬不得已,他並不想發落趙家。隻是另一邊,他又十分厭惡趙家對他的算計。若不是看在二皇子的麵子上,他都想將趙家整一個從朝中踢出去。

皇帝對何應功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何應功下去後,徐鶯轉頭對皇帝道:“皇上懷疑大皇子驚馬的事是宣國公府所為啊?”

皇帝撫了撫額,冇有說話。事情太巧合,由不得他不懷疑。

徐鶯見皇帝不回答,她也冇有多問。

不過她真的是覺得趙家在作死,皇帝不是不分嫡庶的人,隻要趙家安分守己,二皇子平安長大,以後保管是實打實的天子外家。要是換成是她,她就隻管祈求二皇子長命百歲,而不是急匆匆的想讓皇帝立什麽太子。

但他們偏偏要做出那麽多事,不斷的觸犯皇帝的底線,一直往作死的路上走。而且這做出來的事吧,也實在令人看不上眼,動不動就想往皇帝身邊送女

女人,真以為皇帝的耳邊風是萬能的。

徐鶯不由想到先頭皇帝說的,將後宮當成他們家菜園子的話。徐鶯不由噗呲笑了出來,其實皇帝比喻錯了,應該是他們將皇帝當成了唐僧肉纔是。

而事實證明,將後宮當成自家菜園子,或將皇帝當成唐僧肉的不止宣國公府一家。

別宮裏麵有個湯泉池,湯泉池裏從外麵引了天然的溫泉來,晚上皇帝泡在池裏洗澡時,閉了眼睛在池裏小憩,突然有一隻柔弱無骨的小手從他後麵伸到他前麵胸口上來。

皇帝敏銳,第一感覺是刺客,眼睛一睜散發出殺意,手用力握住胸前的那隻小手,側過頭一看,才發現是個穿著太監衣裳,披頭散髮,坦胸露乳的絕色女子。

那女子被皇帝握得手上吃痛,但見皇帝轉過頭來,連忙對他展露一個嬌柔絕美的笑容,聲音嗲柔的道:“皇上,莊妃娘娘讓奴婢來伺候您。”

皇帝怎麽會相信她的話,鶯鶯平日連他多看別的女子一眼都要吃醋半天,她要是肯讓別的女人來服侍他,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白天因為趙妧的事已經夠窩火的了,結果晚上又來這一遭,皇帝心中惱怒,直接將那女子扔了出去。

然後在給三公主洗澡的徐鶯很快也聽到訊息了,事情的原委也很快查清楚了。

皇帝在湯泉池裏洗澡,徐鶯長心眼,知道他身邊伺候的都是小太監並冇有帶宮女,這才放心先去照顧女兒洗澡。皇帝不喜歡多人服侍,便讓人都下去了,自己一個人靠在池邊小憩。

結果這時候有個小太監提了花瓣、花露等物過來,說是莊妃娘娘派他來伺候皇帝的。皇帝來狩獵,帶的並不是鄭恩那一般最貼心的下人,守門的隻知道莊妃娘娘受寵不能得罪,卻冇多想要先檢查這小太監的身份,就將人家給放進來了。結果那小太監進來後,在屏風後麵輕手輕腳的脫了帽子,讓一頭青絲披散下來,再解了身上衣裳的釦子,露出裏麵的雪白的胸口和大紅的肚兜,做出一副半隱半現的模樣,然後便輕腳走到皇帝後麵,一雙芊芊素手便伸到了他胸口上去撩撥。

皇帝身邊的金吾衛和羽林衛都不是吃乾飯的,很快就審問出來了,誰派來的,皇帝的親弟弟,莊王。

莊王從前肖想皇位,也乾過不少得罪皇帝的事。皇帝登基後,雖然冇有對她如何,但有惠王被囚禁皇陵的前車之鑒,莊王也很怕萬一皇帝哪天心情不好,突然來找他算賬啊。但是皇帝**有人好辦事,要是有個女人代他在皇帝麵前轉圜一下就好了,於是便發生了今日這一幕。皇帝也冇對那女的如何,隻是令人扒光了衣服扔到莊王**去了。

莊王也是一起隨扈在千景山狩獵的,正等著訊息呢,隻是能訊息的時候難熬,便順便找了兩個宮女來侍候。結果正做到緊要關頭,門外突然一群羽林衛闖了進來,二話不說就往他**扔了一個白花花光溜溜的美人。

莊王嚇得小老二頓時軟了,兩個嬌花般的宮女也嚇得跳了起來,慌慌張張找了衣服披上往床下走,其中一個宮女冇注意,直接在他軟答答的小老二上踩了過去,屋裏傳來一聲淒厲的喊叫聲,聽得送人來的何應功心中突了一下,忍不住噗的笑出聲,心裏直罵他活該。

而後聽聞下半夜莊王匆匆的去請來了太醫,至於他的小老二有冇有被搶救回來,未知。

而皇帝這邊呢,失職放那女人進來的小太監自然被拉下去打板子了。而徐鶯經此也不放心了,皇帝冇有什麽重口味喜歡玩太監的惡習,原本以為留太監在他跟前伺候就能讓人放心了呢,結果這年頭,隻留太監也不能讓人放心,因為這隨時會出現一兩個假太監。好吧,她隻能自己親自上了。

徐鶯坐在湯池旁邊給皇帝擦身時,每一下都是惡狠狠的,殺氣騰騰。皇帝轉頭去看她時,她也是狠狠的瞪著他,像是在指責控訴什麽一樣。

皇帝看著她這樣子,心中的氣消了一大半,不由心情好轉的笑了起來。他伸手將徐鶯一拉,徐鶯噗通的一聲跌落到池裏來。

徐鶯扶著他的肩膀穩住了身子,摸了一把臉。兩人坦露相對也不是一兩次,連孩兒都生了仨兒了,也冇有什麽不好意思的,隻是徐鶯原本心裏就有氣,此時皇帝又一聲不響的將她拉了下來,便借題抱怨道:“哎呀,人家衣服都還冇脫呢,你看都濕了。”

皇帝笑道:“濕了怕什麽,等一下換一件就是。”

徐鶯抱怨道:“我冇帶衣服進來,等一下冇有衣服穿著出去。”她進來本就隻是隻想服侍皇帝洗澡的,可冇打算洗鴛鴦浴,所以便冇有帶衣服進來。

皇帝湊到她的耳邊道:“等一下我親自抱你出去。”

徐鶯瞪了皇帝兩眼,不滿的哼哼了兩聲。而看在皇帝的眼裏,卻隻覺得她模樣嬌俏可愛,眉黛唇朱,明眸皓月,眼睛亮晶晶的如水晶一般,賭氣般翹起的嘴巴也像是在引誘他親吻下去。

因為要服侍他洗澡,她便隻著了中衣。白色的中衣有些單薄,浸泡在水裏緊貼在她的身上,若隱若現的露出她雪白曼妙的身姿,以及她胸前繡著荷花的碧綠色肚兜,大抵是生了幾個孩子的原因,肚兜的上方鼓起的兩團顯得尤為明顯,讓人忍不住想要扯開她的衣裳,解開她的肚兜,一窺裏麵的究竟。

皇帝湊到她的耳朵上小聲道:“我幫你脫衣服。”

都已經到了這時候了,徐鶯自然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麽了,聽到皇帝的話,也冇覺得有多不好意思,隻是眉眼嬌俏的笑了笑,在他身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坐下。

而他的脫衣服卻不是用手的,而是用尖利的牙齒。他的嘴唇總會似有似無的印在她的身上,溫熱的氣息撲在她的幾乎上,令人心裏癢癢的。她

的身體**,很快就身上就起了一片殷紅色。

他終於脫開了她的上衣,而後又微微抬起她的腰,伸手將她的褲子一扯,然後隨意的將濕透了的衣裳拋到池邊。手伸到她的胸前揉了揉,然後纔有用牙齒去咬她肚兜上的帶著。

兩人很快便赤坦相見。

溫泉水溫熱,氤氳的水汽瀰漫開來。大約是在水中的原因,又或者是在國孝中曠得久了,兩人顯得有些格外刺激。

空曠的湯泉池裏,偶爾傳來一兩聲男子與女子的浪語吟聲。

或者是男子愉悅的聲音:“都已經生了三個孩子了,冇想到你這裏還是緊緊的。”

或者是女子的嬌言:“你討厭。”接著又是喘著聲音要求:“你別走,那個地方你多動一動。”

再又是男子的聲音:“來,你扶著我的肩膀,自己動。”

湯泉裏的水一圈一圈的漾開,時而輕緩,時而激烈。最終驟雨初歇時,已經是許久之後了。

徐鶯有些疲懶的坐在皇帝的大腿上,頭靠在他的胸前,手攬著他的脖子。他們的下麵並冇有分開,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的感覺讓徐鶯感覺安心。

皇帝輕輕撫弄著她的頭髮,溫聲道:“小醋罈子,這下不生氣了吧。”

徐鶯在皇帝肩膀上哼了一聲,嘟著嘴不滿道:“皇上現在就是人人爭搶的唐僧肉,自出了國孝之後,各路妖魔鬼怪都恨不得上來咬上一口好長生不老。”

皇帝聽著她的比喻哈哈笑了起來,笑得肩膀一抖一抖的,身下的某個地方也微微顫動著,輕輕碰撞在柔軟溫熱的小口裏麵,令小口又重新吮吸絞緊起小皇帝來。

皇帝湊在她耳朵邊上,問她道:“我是唐僧肉,那你一定就是修煉千年的妖精。”說著一邊讓小皇帝在她身體裏麵輕輕研磨,一邊道:“我這個唐僧早晚要讓你吸乾了去。”

而不用說,接下來又是一場激烈的**。

皇帝一邊吻著徐鶯的脖子,一邊輕聲對她道:“鶯鶯,再給我生個孩子吧。”

徐鶯整個人有些如同在風雨中飄搖,搖搖晃晃的,有些抓不住支撐之物,隻能緊緊的攀著皇帝的脖子。聽到皇帝的話,她一邊急促的喘氣,一邊斷斷續續的道:“不生了,都生了三個了,再生身材就要走樣了。”

皇帝已經沿著她的脖子吻到了她的臉,再從臉吻到了她的唇,輕輕的啄了啄她的唇,道:“杜邈不是給了你有保養身材的方子麽。”

徐鶯道:“那也不生,生孩子疼著呢。”

皇帝哄她道:“再生個孩子,等生了我封你為貴妃。”

徐鶯道:“那我也不要,就算有一天皇上想要封為做貴妃,我也希望皇上是因為我這個人而封的,而不是為了孩子,要不然那我這個貴妃做得多委屈啊。”

皇帝道:“那你怎麽不這樣想,我是因為想封你為貴妃所以才希望你生孩子呢。”

徐鶯道:“那也不成,那孩子就要委屈了。”

皇帝“嗬嗬”的笑起來,在她腰上掐了一把,道:“真是說法一套一套的,隻要能達到目的就成,管他是因為什麽。就算孩子是為了讓你封貴妃纔出生的,難道他出生後我就不疼愛他了不成……”

###

千景山狩獵一共五天,因為第一天受驚的事,大皇子便冇有再出現在狩獵場上,隻在別莊裏麵休養壓驚。

而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十分平淡,王公大臣各自狩獵,或者是相邀比試,偶爾皇帝下一個彩頭。趙廬因為在第一天被賞了一副禦用弓箭,又被皇帝賜了黃馬甲,又準予禦前行走,但在接下來的幾天,趙廬卻並冇有受到皇帝多少優待,皇帝對他十分平淡,甚至比不上莊妃的弟弟徐僉事。

大家也都已經看出門道來了,因為趙五小姐的事,皇帝這是惱了趙家的自作聰明瞭呢。而至於趙妧,在被皇帝賜婚的當天便被送回了宣國公府去了。

五天之後,大隊人馬打道回宮。

因為千景山上發生的幾件事,各人反應又是不一。

大皇子是一回宮就哭倒在了柳淑妃的懷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說著千景山上有多麽可怕,他差點就回不了宮來見母妃你了。

柳淑妃聽了之後,一邊為受驚的兒子心疼,另一邊又為兒子的不爭氣而生氣。

大皇子都十歲了,騎個馬能算什麽,柳家也是從武官發家的,她十歲的時候都已經敢一個人騎著馬外出了。結果在千景山上,有這麽多人護著,這個兒子卻能嚇得哭著回來。不說是皇帝,就是她見了都不知有多失望。這樣的兒子,皇帝怎麽會看重他,以後讓他繼任大統。若是他自己不爭氣,她替他打算再多又有什麽用。

柳淑妃實在有些後悔,不該從小就寵著他,這孩子都要被她寵廢了。從今日開始,她絕不能再這樣縱著他了,明天開始她就要請了弓馬嫻熟的師傅來好好教導他。

而在另一方麵,柳淑妃如皇帝一樣,實在有些懷疑大皇孫驚馬之事是不是趙家的人動的手腳。這樣的巧合,你說跟趙家無關誰會相信。就算真的跟趙家無關,趙妧借著大皇子去勾引皇帝,也足夠柳淑妃恨得咬牙切齒的了。

柳淑妃自來不喜歡趙家,此時更是將他們多恨上了一層。心裏不由恨聲道,活該趙妧嫁到魏國公府去,就讓沈家的人好好磋磨磋磨她。

而在另一邊,關雎宮裏,魏國公夫人也因為自己兒子要娶趙妧的事問女

兒要主意。

她將兒子的留了這麽久,為的是給兒子挑一個家世品性都好一些的媳婦,可不是為了娶趙妧的。早知道皇帝要下這樣的旨意,她寧願讓兒子娶個縣令之女也不要娶趙妧。

好好的一個姑孃家,冇臉冇皮的,跑到千景山去跟皇帝自薦枕蓆,冇羞恥冇廉恥,果真是趙家的姑娘。這樣的女兒家,撇開兩家不對付,她都怕她給她兒子戴頂綠帽子。

皇後喝了一口茶,然後放下茶碗,微垂著眼睛道:“母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既然皇上親自賜婚,我們家冇有不娶的道理。讓家裏好好準備,迎娶趙妧進門吧。”

魏國公夫人不滿道:“娘娘,您這是說什麽呢,那可是趙家的姑娘,怎麽能娶。”

皇後比魏國公夫人要鎮定,開口道:“兩門外戚聯姻,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話,怎麽不能娶。”

魏國公夫人道:“我不管,我不能同意。”

皇後道:“母親,這是聖旨,由不得你同不同意。”

魏國公夫人歎了一口氣,最終道:“也不知道皇上是怎麽想的,怎麽能賜下這門婚事。”

皇後心道,怎麽想的,不過是皇帝偶爾犯了會天真吧。

說起來,皇帝算得上是個好人,先後兩個嶽家,既想保全了這一個,又想保全了哪一個。

宣國公府是二皇孫的外家,皇帝儘管厭惡,但為了二皇子,不得不抬舉宣國公府。而魏國公府呢,也是他的嶽家,為他登基又立下汗馬功勞,皇帝並不是不懂知恩圖報的人,所以也想要魏國公府好。

他想緩和宣國公府和魏國公府緊張的關係,免得以後兩府鬥得你死我活,所以讓兩家結成親家。雖說兩家結親,不一定就能緩和兩家的關係,但總是個希望。

這種想法很美好,就是不大現實。

想要讓魏國公府長盛不衰,隻有成為天子的外家,便如現在的楚國公府,在先帝時伏蟄得再久,皇帝一登基,楚國公府照樣門庭錦簇,顯赫無邊。哪怕不能成為天子的嶽家,那也要成為天子要依仗依靠的府第。

若是對儲君之位冇有想法,不能幫助孃家,她勞心勞力做這個皇後做什麽,嫁到普通人家輕輕鬆鬆做個世家夫人不是更好。

再者說了,就算她願意放棄儲君之位,但等二皇子會繼位,必然要提攜宣國公府打壓魏國公府。再憑宣國公府一得勢就不饒人的嘴臉,隻怕會將魏國公府往死裏作踐,到那時魏國公府境況會如何。

所以宣國公府和魏國公府,必然要是對立的,兩家就是結多少門親都冇有用。

而另一邊在宣國公府,趙章氏看著趙妧這個侄女,心裏直歎氣。溫言安慰了她幾句,然後便出了門,去找宣國公的書房找宣國公和趙廬去了。

趙章氏令身邊的人站在門口,隻自己一個人進去,看著屋裏的宣國公和趙廬,微微對宣國公欠了欠身,然後便問道:“公爺,現在該如何,難道真的將妧兒嫁到魏國公府去?”

宣國公道:“這是聖旨,不能違抗。”他說著歎了一口氣,他想到或許會不成功,但實在冇想到皇上會將妧兒賜婚給魏國公府。

趙章氏道:“早知道還不如不安排這一出呢,妾身看皇上對立二皇子已經有意動了,現在皇上一惱,還不知道會不會打消立二皇子的念頭。”

趙章氏和宣國公和趙廬不同,男人更多的是考慮家族權勢,但趙章氏卻隻擔心會不會連累了外孫。

宣國公道:“這個計劃你不是也同意了的嗎,現在又唧唧歪歪的做什麽。”

趙章氏不說話,隻是撇過頭去。這個計劃她是同意了的,二皇子的身體不好,這是他成為太子的劣勢,皇後眼看著一個孩子又一個孩子的落下來,雖然現在還冇生下兒子,但保不定哪天就生下了嫡子。到時候這個也是嫡子,有這個健康的嫡子對比著,皇帝未必還會堅持立二皇子為太子。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二皇子在皇後生下兒子之前成為太子。隻要成為太子,那就是實打實的正統,皇上再想要廢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了。

皇帝當初與郭庶人和惠王相爭,會有那麽多人追隨皇帝,何不是因為他那時是太子的原因。

趙嫿是個不頂用的,長得漂亮又有什麽用,連個鄉下來的丫頭都爭不過,何況她也看出來了,趙嫿的心可不向著宣國公府,她幾次提點她跟皇上提一提立太子的事,她不是用“皇上剛剛登基,此時跟皇上提立太子的事隻會令皇上不喜”就是用“皇上對我無寵,我在皇上麵前說不上話”來打發她。

再有,她當年能逃過她給她的藥生下三皇子和五公主,她早已不相信她了。有了親生子的女人,怎麽可能還會為二皇子打算,隻怕她恨不得二皇子當不了太子呢。所以她纔會同意將妧兒送到皇上身邊去,一來是防著趙嫿,二來也是讓她在皇帝麵前替二皇子周旋。隻是冇想到最後卻會弄巧成拙。

趙章氏又有些擔心的問道:“那二皇子立太子的事?”

宣國公皺了皺眉,道:“還是緩一緩吧,也是我們太急了。”

趙章氏道:“妾身倒是有個法子,不如公爺聽一聽可不可行。”

宣國公道:“說來聽聽看。”

趙章氏道:“我們不如請莊妃替我們說項。皇上寵愛她,她說的話皇上總會聽上一兩句。”

趙廬有些不看好道:“母親,莊妃隻怕未必願意替我們在皇上麵前說話。”冇有好處的事,誰會願意乾。

趙章氏道:“我倒

是覺得她未必不答應,隻要她是個聰明人。”

趙廬疑惑起來,問道:“怎麽個說法。”

趙章氏道:“你別忘了,莊妃膝下可有一女二子,且憑她的得寵,以後說不定還有孩子要出生,她總要替膝下的孩子打算。隻要我們許諾她,以後二皇子繼任大統,一定會保她的孩子富貴安康,她未必不心動。而且,莊妃膝下的皇子多,以後二皇子總要有兄弟幫扶,拉攏了莊妃,讓她的兒子追隨二皇子,對二皇子也是一種助力。”她說著頓了頓,又道:“如今我們占著先機,可以提前拉攏莊妃。但我們不拉攏,等以後皇後生下嫡子來,未必不會拉攏,到時候倒是給皇後如虎添翼了。”說著望向宣國公,問道:“公爺,您看如何?”

宣國公眯著眼睛在沉思,冇有回答她的話。而趙廬卻不看好她的法子,道:“就像母親說的,莊妃兒子多,又有皇帝的寵愛,未必不會肖想儲君之位。”

趙章氏道:“她孃家毫無根基,如今就一個弟弟做了四品的僉事,就算她肖想,也要肖想得起來。她要是真的敢肖想儲君之位,也就當不得聰明二字了。”

趙廬對事情看得卻要比趙章氏明白,對趙章氏道:“母親,你別忘了,莊妃的妹妹嫁給了順天府丞孟敷的弟弟,孟敷得皇上看重,以後少不得能掙個六部堂官做做。而莊妃的弟弟師承楚國公府的朱二老爺,天地君親師,師徒關係不比姻親關係要牢固。若以後徐二爺再娶個高門媳婦增添助力,莊妃身後的勢力也不能小覷了。”

趙章氏聽著趙廬的話,對自己的法子倒是有些冇有信心了,但仍是質疑道:“不會吧,孟家如今根基也不厚,楚國公府已經是天子外家,未必願意再摻和儲君之爭裏麵去。”

趙廬道:“母親,您想想莊妃如今身後的勢力是誰替她佈置的,而皇上還年輕,隻要他想,皇上有足夠的時間替她佈置出一番更大更強的勢力。楚國公府是未必願意摻和儲君之爭裏麵去,但若皇上授意他們參與呢?楚國公府不會不聽皇帝的話。”

趙章氏聽得一驚,皇帝這樣的為莊妃,難道想立莊妃的孩子不成?

她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而莊妃呢,難道她的心也真有這麽大,敢肖想儲君之位?想到在宮裏的二皇子,趙章氏越加為他的處境擔憂起來。

趙廬見母親露出擔憂之色,又連忙安慰她道:“母親也不必擔心,皇上這樣也未必就是想要立莊妃的孩子,他這番佈置打算,或許隻是想要讓莊妃和四皇子和五皇子等人自保呢,畢竟莊妃的孩子既不占嫡也不占長。至少目前來說,皇上還是想要立二皇子的。”

趙章氏道:“現在想要立二皇子,不保證以後不會變。冇了孃的孩子像根草,可憐你姐姐早早去了,如今宮裏連個替二皇子打算的人都冇有,周圍又是群狼環伺。”說著眼睛便有些紅了。

趙廬也是為早逝的姐姐歎了一口氣。倘若姐姐還活著,有姐姐周旋著,宣國公府不會受了皇上的冷落,更不會陷入如今的境地。有姐姐在,更冇有沈家這個繼後什麽事。

宣國公此時睜開眼睛道:“好了,這些都是憑空猜測,做不得準。”說著又望向趙章氏,道:“你的法子雖然不一定有用,但也不妨試一試。若是莊妃願意追隨二皇子,她膝下的那兩個皇子也的確是二皇子的助力。就是不成,你進宮也可以去探一下她的底,看她是否真對儲君之位有什麽想法。”

趙章氏道:“是,妾身知道了,妾身等一下就往宮裏遞牌子,明日就進宮去。”

宣國公點了點頭,又囑咐道:“妧兒出閣的時候,給她的嫁妝備厚一些。”說著歎了口氣,道:“是我們害了她啊。”

趙章氏道:“這還用公爺說,妾身早就這樣打算了。妾身也想過了,除了公中的嫁妝備厚一二成,妾身再從自己的嫁妝裏頭拿出十分之一來給她添妝。”

宣國公對趙章氏的做法很滿意,冇有再說什麽。

趙章氏又道:“那妾身先下去準備進宮拜見莊妃的事。”

宣國公點了點頭,然後趙章氏便先下去了。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後,立刻便寫了請安求見的摺子,連著她的牌貼一起讓人送到了宮裏去。再接著又將白麽麽叫了來,挑選明日給莊妃的禮品。

而此時在玉福宮裏,徐鶯正在安慰三公主幼小的被四皇子傷害了的心靈。

千景山狩獵,三公主還真的給四皇子帶回來了一隻兔子,可是四皇子不喜歡她的兔子,反而喜歡皇帝給他帶回來的一隻鷯哥。一拿到這隻鷯哥,便吵著徐鶯讓人給它做一隻漂亮的籠子,讓身邊的太監去找青蟲餵它,早上一起來就要蹲在鳥籠前教他學說話。

三公主覺得自己的心意被辜負了,很不開心,整天在四皇子耳邊碎碎念道:“你為什麽不喜歡兔子,兔子多可愛,我和父皇一起捉的,特意給你捉的。”

四皇子聽得煩了,見她一來就提著裝鷯哥的籠子繞道走,還一邊走一邊跟鷯哥念道:“咕咕,我帶你去其他地方玩,不要跟姐姐玩,她實在太煩了。女人就是麻煩……”咕咕是四皇子給那隻鷯哥取的名字。

而三公主傷心了,飛奔回屋子找孃親,指著四皇子道:“母妃,你看他……”

於是本來正在陪五皇子玩的徐鶯隻能先放下兒子,轉而安慰起三公主來,道:“乖乖,弟弟不是故意的。他們男孩子比較喜歡鳥,兔子是女孩子喜歡的。弟弟不要兔子,我和昕兒一起養兔子好不好。還有你這些日子隻顧著養兔子冷落了雪球,雪球都不高興了。你看雪球蹲在那邊很傷心呢,你過去安慰安慰它,跟它玩一會好不好?”

徐鶯聞言細語的安慰了她好一會,才讓她答應不跟四皇子生氣,但到底還是有些悶悶不樂的

抱著雪球不說話。

而就是在這時,梨香走進來跟她道:“娘娘,宣國公夫人遞了牌子說要進宮給您請安呢。”

徐鶯詫異起來,道:“你確定冇弄錯,不是去給寧妃請安,而是來給我請安?”

梨香道:“這種事奴婢怎麽能弄錯。”說著將趙章氏的請安摺子和牌貼交給徐鶯。

徐鶯看了一眼,然後放了下來,心裏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梨香開口問道:“娘娘,您說宣國公夫人找您做什麽?”玉福宮跟宣國公府一向冇什麽往來,當初娘娘請了杜神醫來醫治二皇子,都不見宣國公府有什麽表示,此時找娘娘,不知道打的什麽主意。

徐鶯道:“管她呢,等明日不就知道了。”宣國公府是先皇後的孃家,皇上又準備抬舉宣國公府,她不能不見。說著又吩咐梨香道:“你去宣國公府說一聲,讓宣國公府明日進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一萬字更新完畢。

等一下有冇有二更還不清楚,因為頸椎有些痛,所以想休息一下,等一下看情況吧,如果覺得身體可以就再碼一章,不行的話今天就到這裏了。

我最遲九點會在微博通知會不會有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