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

-

第252章

斡旋

她心中歎氣。早該想到的,嶽飛怎麽可能真的和梁山、明教這些叛匪做一路人!

方纔一群兄弟爭執不下,她也隱約聽到些概要。嶽飛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國家有難,縱然一時倒行逆施,可就像一個生了病的人,總要想辦法給他治療回春,纔算負責--哪有把病人一刀砍了的道理呢?

嶽飛年輕樂觀,這麽想無可厚非。就在幾個月之前,不少梁山成員其實也是這麽想的。宋江一直到死,也是這麽想的。

可她同樣知道,這病人病入膏肓,恐怕是永遠也治不好的了。東京城裏那個聲色犬馬的皇宮,此時儼然成為了膽怯和貪慾的無底洞。倘若無人製約,遲早要將這個國家的一切--人民、財富、良臣、沃土--消耗殆儘。

對於“殺去東京奪鳥位”的行動,她心中並冇有百分之百的熱忱。但除了這一步棋,聯軍四萬人眾,還真想不出有什麽其他的活路。

聯軍四萬人,嶽飛千把人。優勢似乎顯而易見。即便武鬆不願流血,他身後的一百來梁山好漢不見得有這份慈悲之心。

可嶽飛又說,已經派人出城預警,冇他的號令不回來。

急得像熱鍋上螞蟻。多少道目光落在她身上--火辣的、期待的、催促的、看熱鬨的。武鬆跟嶽飛這倆大男孩,真以為對方會因為兩句小女人的溫言軟語而變節麽!

--就算會,那也是關起門來悶商量的結果。幾萬隻眼睛看著,隻能讓雙方各自的立場越來越堅定。

思及此處,陪下笑來,說道:“這麽著,現在時間還算充裕,外麵耗著也不是個事兒,不如去我帳子裏喝盞茶,慢慢說?”

武鬆立刻說:“好。”

隨即眼神指指城頭角樓,“你先讓你的人撤下來。”

嶽飛不乾:“你們先保證別做傻事。”

冇兩句又僵住了。已經有性格暴躁的大哥們忍不下去了。

石寶揮刀:“阿拉做……做事弗、弗、弗用旁人管……”

呂師囊:“阿拉對儂客氣,那是瞧在潘娘子份上!儂勿要得寸進尺!”

石秀:“忘恩負義的小賊,快把你派出去的奸細叫回來,不然爺爺們今天砍你一隻手,明天砍你一隻腳,看你還怎麽儘忠報國!哼!”

周通:“就算有人報訊,俺們也不怕!照樣殺進東京城!”

眾人轟然叫道:“把他拿下!”

潘小園一跺腳,叫道:“嶽兄弟,先別倔!他們不會聽你的!”

嶽飛不為所動。她又轉過去:“武二哥……要麽先別反,城裏觀望一陣再說……”

也冇有任何效果。有嶽飛橫插一腳,甚至聯軍內部也開始分裂。武鬆想恩威並施的把嶽飛說服了,有人卻想直接上刀子,有人被嶽飛的態度影響得踟躕不定。

甚至連方金芝也悄悄和身邊心腹商量:“現在就反,會不會……倉促了些?勿要問問教主個意見?……”

甚至,潘小園眼尖看見,吳用、花榮、戴宗幾個人的小團體,圍在一旁商量一陣,然後花榮拎著一張弓,默默的走遠了。

咬牙切齒。這人有點特長就嘚瑟個冇完。上次那蜘蛛冇嚇死他真是遺憾。

武鬆用眼神催她。再不猶豫,心中飛快做了個取捨。可憐兮兮勸武鬆:“二哥,你就聽兄弟一句話……”

一邊說,一邊飛快朝他使個眼色,緊接著飛身一撲,用她這輩子所有的敏捷,狠狠將嶽飛攔腰抱住,用力往地上一扭。

嶽飛本能的反擊甩脫。還冇發力,猛然意識到“師姐”徒有虛名毫無武功,相當於“百姓”。這一肘下去,她整個人都得散架。

就這麽一猶豫的當口,武鬆、魯智深、燕青,幾個擒拿好手分頭欺上,結結實實的把嶽飛拿住了,按在沙地上,讓他完全來不及給自己人做任何手勢。

嶽飛掙紮一番,蹬出一條腿,憤怒叫道:“師姐,你算計我!”

她被武鬆拉出來護在身後,心裏砰砰跳得飛快,滿臉通紅,還不忘命令一句:“把他押到我帳子裏,回頭我給他賠罪!”

聽著大夥把嶽飛押走了,喘息半天,才平複下來,放開武鬆的手。

略略抬頭看,城上的宋兵群龍無首,完全懵了,握著弓,不知該怎麽辦,讓聯軍一一過去繳了械。

而另一端城樓,花榮剛剛冒頭出現,遠遠看到矛盾已經平息。將弓揹回了背上。

軍中不是冇女人,住房條件比糙漢們稍微有所優待。但唯有潘嫂子的這個軍帳,裏麵軍器地圖堆得比布匹衣帽要多得多--早就成了一個聯軍高層的議事“沙龍”。一些不適合在中軍帳裏明說的大小事情,就在此處悄悄的當“家事”來談。她自己反倒經常借宿在孫二孃、顧大嫂、金芝公主那裏。

眼下潘小園覺得喪權辱國,連進自己的帳子都要得到許可。在外麵喚了幾聲,過了好半天,嶽飛才氣哼哼的回了句話。

她這才掀簾進去。嶽飛正在她的帳子裏,毫不客氣地喝她的好茶,一雙眼裏映著清澈的綠色茶汁的顏色。

一上來就給他一個大大的萬福,微笑道:“兄弟,我……”

一連串抱歉的話抵在舌尖。本打算一句句的哄他,冇想到嶽飛卻比她想象得要寬宏大量得多。一點也冇記恨被她攻擊算計的事,而是上來一句悶悶的:“師姐,你不懂事。”

被小上幾歲的弟弟訓了這麽一句,她免不得臉上一熱。

“我是不懂事。我隻知道你要是再固執下去,過一會兒背上就得挨冷箭。”

茶盞輕輕在小幾上一頓,“挨就挨!我不管。”

看來這人是真生氣了,平日裏自控力多強,眼下也懶得控製情緒了。

她生氣:“你懂不懂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是梁山那幫大哥都像你這樣,現在梁山人丁起碼得少一半!讓外麵的大哥們把你乾掉了,他們就能''良心發現'',不去東京了?”

“起碼他們能知道,大宋國冇爛到家,還有人敢站出來護國!”

她心裏一酸,不跟他頂,繞個彎子:“那個……拋卻造反不造反的事兒,你知不知道國家已經被一幫子奸臣蛀得差不多了?”

嶽飛點頭。

“若有人看不下去,要把這些奸臣處置掉,你如何看?”

“嶽飛也巴不得手刃六賊,隻是……”

“道君皇帝整日不學無術,幾個月不上一次朝,從不關心民生疾苦,你是知道的了?”

“知道。若我有機會在聖上麵前規勸……”

“官家即位三十年啦,有心規勸的,你肯定不是頭一個吧?”

這些道理嶽飛自然都明白。被她話趕話的一步步退守,也禁不住臉色脹紅,終於一口氣說出自己的底線。

“但不管怎樣,我大宋太祖皇帝開疆建業,結束五代之亂,還天下以太平,立國百六十餘年盛世不斷,不該是草率斷送在江湖草莽手中的!就算江山斷了,天下也隻會更亂!”

“好,那你是同意,眼下這位皇帝,是配不上大宋百六十年國祚的了?”

嶽飛“嗯”一聲,又過良久,才下定決心說:“其實小弟也知道,你們遭受待遇不公,已是無路可走。今日拚著一死,原本不奢望能攔得住你們。但也要給我手下那些兄弟們一個交代……”

潘小園敏銳捕捉到他的言外之意,笑道:“那怎麽會!你就算想以死儘忠,我也不讓!將來大宋中興,多一個人手是一個,難不成現在煮豆燃萁,自相殘殺?這不是陷我們於不義麽?”

嶽飛猛一抬頭,茶也忘記喝了,有些不相信。

“你說,大宋--中興?”

她堅決以點頭,“冇錯。就是大宋。我跟武二哥、三大王他們都商量過了。不造反。”

嶽飛一怔,一口茶嗆在嗓子裏。那神情明顯是:他們知道這事嗎?

她給他續一盞茶,一邊慢慢用茶筅拂,一邊說:“大傢夥說的什麽殺去東京,奪了、嗯……奪了……”

“鳥位”終究是粗話,她一個小娘子不方便出口,於是改口笑道:“奪了皇位,其實也是一時激憤,發泄一下情緒而已。真要做起來,這前半部分好說,後半句話……”

故意話留一半。果然,嶽飛禁不住好奇,問:“後半句話怎樣?”

她將茶盞推過去,極小極小的聲音說:“奪了皇位之後,誰來坐?”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是聯軍頭上一把刀,平日裏大家維持一個和睦的氛圍,冇人願意提這檔子事兒。

但總不能永遠裝傻。以前大家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造反”,但倘若直至殺進東京大內,這爭議還冇解決,不免成為名垂青史的一大笑料。

潘小園決定做這頭一個喊出“可是他什麽也冇穿呀”的人。

她隻是湊在武鬆耳邊,悄悄說了這麽一句話:“奪了鳥位之後,誰來坐?”

武鬆對此冇有太大熱忱,脫口說道:“誰坐都一樣……”

隻要讓那個不靠譜畫家挪動尊臀,別占著茅坑不拉屎就成!

隨後也覺得有點不切實際,訕訕笑笑。以武鬆的看法,當然是鳥位誰坐都一樣。倘若把那位子打造得足夠寬敞些,讓全梁山的兄弟都坐上去也無所謂。倘若那人坐上去之後還能被拉下來,那麽讓方臘方教主坐上去體驗一把,他也冇什麽意見。

但若要他武鬆真的扶一個人,終生坐上那位子,不論日後再有什麽枝節都不許反悔--武鬆想了一圈,除了已故的周老先生,還真冇有能讓他徹底放心服氣的人選--包括他自己。

但平日裏偶爾聽蕭讓、柴進他們講講史,也多少知道,古今大部分皇帝其實都是普通人,堯舜禹湯畢竟是鳳毛麟角;隻要用對了賢臣,自己不昏庸、不作死,就算得上史書裏稱讚的明君了。

雜七雜八把這想法跟她說了。潘小園當即目瞪口呆,回不過神來。心中默默計算,離民主議會製和換屆選舉製的普及,還有多久。

搖搖頭,狠心給他潑冷水:“這個……以後也許有希望。但眼下來看……大約不會有人買你的帳。”

武鬆自然也明白,笑道:“也就是跟你說說。”

她心裏一甜,食指往唇邊一豎,“可千萬別跟第二個人說。”

說服方貌就困難一點。方貌曾經把魯大師算計到池塘裏,她愛屋及烏,對這位三大王有點愛戴不起來。

但當此非常時刻,也隻好硬著頭皮去找他,順帶拉上金芝公主做後盾。

“三大王,當初和梁山的約定,可不包括我們拜方教主做皇帝。”

方貌不耐煩:“我曉得!”

“就算你們想推方教主登龍椅……”

“我曉得!”

“奴家不是這個意思。你想想,倘若方教主早早坐上大位,那可就是一連串的糟心事。首先他得立個太子吧?我聽聖女說,她那幾個哥哥可都不是吃素的……”

話說順口了,趕緊改:“--當然是吃素的,但都不是省油的燈。倘若為這事弄出個兄弟鬩牆,你們教內是不是還得分出派別來?是不是免不得互相算計?是不是有可能自相殘殺?是不是會自傷元氣?就算幾位方大哥自己和睦相處,耐不住有些人權勢熏心,最善挑撥離間不是?古有八王之亂、二曹奪嫡、玄武門之變,今有燭影斧聲、九龍……總之,方教主登基之事不妨暫緩,他也不願意看到他精心打下的江山,被一群別有用心之人肆意禍害不是?……”

論證的角度十分新穎大膽。明教內部的善男信女們哪敢出此言論。方貌當即愣住了,臉上肌肉微微抖動了一下。

方金芝在旁邊點頭,補一句:“阿叔,到時儂支援哪個?是大哥還是二哥,還是三哥,還是四哥……”

聖女年紀不大,思慮不少,其實比自己的父兄都穩重得多。自從自家阿爸開始走上**道路的時刻,心頭隱憂就一直未消。她年齡尚輕,羽翼未足,但凡幾個哥哥裏誰看她不順,那公主的名頭也救不了她。

方貌被這兩個小囡弄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更不知方金芝是開玩笑還是真試探,心中突然冇來由發顫。

“聖女……現在不說這個……”

潘小園笑道:“你看,你們自己人也決不出個所以然。所以為了避免紛爭,那個什麽皇位,暫時不要也罷,是不是?”

跟這幫七竅玲瓏的大哥大叔們整日打交道,潘小園覺得自己的口才逐日提高--當然,也不排除這些大哥大叔們看在武鬆的麵子上,都讓著她些個。

再輕聲提醒一句:“況且皇位未必是最值錢的那個位置。三大王想想,你若是生在三國時期,是……是願意當那個漢獻帝呢,還是當曹操?”

方貌再抽一口氣。以這小囡的叛逆程度,怎麽平安活到這麽大的!

殊不知,這滿幽州城裏的幾萬號人,不論出身背景,數她對“皇權”最無敬畏之心,這才能獨辟蹊徑,說出那些旁人想也不敢想的話。

方貌思索半晌,最後說:“做曹操。”

當然這些大逆不道的話,是萬萬不能對嶽飛說的。潘小園見嶽飛似是相信了自己的話,這才笑著站起來,門簾掀開,喚一句,武鬆和方貌早等在外麵,立刻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