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社後

-

退社後,李建國像往常那樣上課,吃飯和睡覺。當他意識到現在的人體研究還停留在取名字的階段,對於人體本質探究冇有太大深入時他便退出了醫學社,儘管他醫學社的老師多次挽留。在他看來,物質研究和生命研究有脫不開的關係,他隻是想窺探其中一二,這也就足夠了,但奈何冇有現成的理論體係。李建國學習著物理書上的公式,對於他來說,書上的公式是可以進行不同視角的分析,要是反應的物理過程的結果,要是反應物理過程中不同物理量之間的關係,這一點他深信不疑。也正因如此,他對於生物的理解也受其影響。老師在課上提了一個問題,“物理過程是否受到意識的影響?”這也引出了這一堂課的內容,“德布羅意波實物粒子的二象性”簡單來說便是他假設所有具有動量和能量的像電子那樣的物質客體都具有波動性。而這也引起了李建國的注意,“那物質客體什時候有波動性?”老師播放了一個視頻,“幽靈雙縫實驗”的模擬視頻,在這個視頻由於觀察者的介入,使物質的運動方式由波動轉變為直線運動,李建國被深深吸引住了,他似乎明白了老師的意圖,“可能意識真的會影響物理過程吧”但隨即老師卻說“對於這個現象目前為止還冇有確切的定論…。”下課後,李建國找到老師,詢問了有關實物粒子二象性的問題,老師說“這個問題到現在為止還有人在探討,如果你感興趣,閱讀一下相關的文章或者書籍就行了;對於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也有很多種解釋,你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不是靠問我來解決的。”“我並不是想解決這個問題,我想問的是關於意識的事”李建國指著幽靈雙縫實驗的簡介說道“馮·諾依曼作出瞭解釋,但不知道意識的本質是什,就算知道了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又如何?”老師看著李建國指著的實驗簡介,抬頭和藹的看著李建國。“那為什不對意識進行探究呢”李建國反問道。大部分在的物理實驗中,研究人員都以一種上帝的視角來觀察實驗現象和結果,很少有將實驗者看作實驗乾擾因素的。比如牛盾三定律,觀察者可以找到一個自身需要的參考係來進行實驗。而將觀察者作為實驗因素的,這種實驗還是第一次老師看著李建國的眼睛,這種冷靜的眼神是很少見到的,似乎是理性之神將一小部分真理告訴了他。這種眼神讓老師感到很意外,很有穿透力,學生們在做題時會專注於題目,此時聚精會神的眼睛似乎想要將題目看穿,但這也僅僅限於題目,對於現代而言,人們更需要應用已發現的理論來解決各種問題。但是老師在李建國的眼神中看見了對於探索世界單純的興趣,這種興趣不是一時興起的,也不是為了感官刺激而存在。“這樣吧,暑假的時候你留在學校,到理工樓來找我,知道在哪兒嗎?就在醫學樓旁邊”老師收起了笑容,鄭重其事的告訴李建國。“老師,你還冇有回答我的問題”看著老師起身要走,李建國也收起了書。老師意味深長的看著李建國說“這個問題你再多想想吧。”不管怎樣李建國開始瞭解答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同時他也明白老師知道幽靈雙縫實驗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讓他多想想也是為了讓他在現有的條件下更深層次認識這個現象,好讓他在未來能夠接受未知的情況。但是還能再怎想呢?雙縫乾涉實驗背後還隱藏著什道理?

-